登录
账号
密码
登录
登录
温馨提示
asdjnhadkbnasondoasnlksnm
确定

院士介绍

陈湘生

陈湘生,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隧道与地下工程专家,湖南湘潭人。先后就读或访学于淮南矿院(现安徽理工大学)、清华大学、柏林工业大学、剑桥大学。现任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技术委员会主任(党委委员);曾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和北京建井研究所所长、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制冷学会常务理事等。长期从事地下工程控制地层变形技术的研发工作。建立了人工冻土物理力学基本体系;构建了深井冻结壁和冻结管变形极限双控的时空设计理论体系和公式,解决了防控冻结管断裂淹水难题;研制了首套离心机土壤冻-融循环模拟装置并提出了抑制冻-融的实用技术;研发了水平冻结技术,为地下工程中防控突水涌砂提供了金钥匙。创建了地铁隧道下穿建筑物的“掘-测-智-控”群泵注浆矫正建筑物的控制变形技术;带领研发了跨地铁运营隧道的地下空间施工“加固-跳挖-反压-隔离-精测”的控制地层变形组合技术,将运营隧道规范控制限值降到3米以内,释放了地铁安保区原来无法利用的大量土地资源。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次。出版专著8部、国内外正式刊出论文90余篇。

  • 活动动态
  • 个人简介
  • 学术成果
10/09
2024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陈湘生院士率队前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调研交流

来源: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官网

2024年9月29日上午,我院及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院长陈湘生院士率队前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以下简称“电子五所”)就低空经济发展进行调研交流。研究院总信息师胡明伟教授、综合管理中心陈曦主任及秦晓琼助理教授等学者参加调研。电子五所副所长王勇,装备与整机研究部(院)高级副院长刘群兴、质检中心黄璇,赛宝低空通航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方植彬、深圳区域负责人陈磊鑫、销售经理冯维聪等相关部门同志热情接待,陪同参观交流。(合影)(座谈会交流)座谈会上,王勇副所长对陈湘生院士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电子五所在低空经济领域的相关工作及未来发展设想,期待与深圳大学探索更多的合作。(王勇副所长介绍电子五所)陈湘生院士积极回应,表示将充分利用资源共享优势,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为推动城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陈湘生院士畅聊低空经济合作方向)随后电子五所带领团队一行参观电子五所展厅,介绍了电子五所的发展历史、科研成果、研究布局与平台建设情况,团队详细了解了电子五所的能力优势,为后续探索合作奠定基础。

09/07
2024

5所内地高校,去香港!

来源:鸿港生涯规划研究院 官微

导读:香港是蜚声世界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国际化科教资源为高等教育及科研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巨大潜力。港澳与内地高校之间的“双向交流”,是自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的话题。一流的湾区建设需要一流的高等教育相配套。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正朝着打造国际教育示范区的目标快速推进。9月3日,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研究院和西北大学—香港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联合中心在香港揭牌。这是自深圳大学设立香港校区、中山大学宣布在香港设立高等研究院、山东大学香港研究院揭牌后,内地高校向香港迈出的又一步。今年2月,深圳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透露,深圳大学已率先设立了香港校区。此外,深圳大学陈湘生院士还在香港设立了中国工程院首个香港院士工作站,对于促进香港和内地在工程、科技等领域的高端人才交流融合具有开创性意义。中山大学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在广州、珠海、深圳这三个湾区核心城市办学。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中山大学今年将在香港设立高等研究院,进一步扩大开放合作。高松表示,未来,中山大学将积极融入湾区,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为国家发展、人类进步,作出新的贡献。今年5月,山东大学香港研究院在香港揭牌成立。山东大学香港研究院也成为内地高校首家在港设立的,以汇聚资源、合作交流、延揽全球人才为主的综合性研究院。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相继落户香港,意味着,内地与港澳的教育合作,正从大湾区出发,拓展到内地其他省市和高校。同时,也揭示了越来越多内地高校奔赴港澳,正在成为一种新趋势。这几所高校的率先探索,将为更多内地高校到港澳办学提供参考借鉴。优势互补,合作办学近年来,港澳与内地在高等教育领域交流频繁。香港特别行政区前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先后造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等内地高校,港澳高校与大湾区城市之间教育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港澳与内地的合办高校、合作项目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9月2日,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举办首届开学典礼。《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出台以来正式落地的第2所合作大学正式启用。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是香港高校赴大湾区内地城市办学的众多成果之一。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对合作办学的大力支持,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国际联合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以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趁着春风在这片沃土上“蓬勃生长”。2005年落地发展的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一直以接轨国际的学术标准、全球范围内的人才吸引为抓手,推动国际一流大学建设,推动大湾区“世界一流大学系统”构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自2014年建校以来,已引进500名国际一流的专家学者,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5名和各国院士近30名,在未来智能网络、生命健康、新材料和能源科学等领域已组建世界级专家队伍,正在面向国家及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打造国际化科技创新平台。作为《南沙方案》发布后第一个落成的重大项目及第一所内地与香港合作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2022年正式开学,设立一年多来,已经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功能枢纽先进材料学域主任高平团队发明的多功能超强多孔聚乙烯纳米膜,是世界上唯一的极薄的聚合物纳米薄膜,采用此先进技术的新一代电池隔膜,破解了国家35项“卡脖子”技术中的一个科研难题。除了以上4所已经建成启用的高校,以及已正式建立的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外,一批新合办高校也正在建设或筹备建设当中。2021年9月,《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式印发,《规划》明确,到2025年,广东将新建3-5所粤港澳合作办学机构,新设3-5所不具法人性质的合作办学机构和联合研究院。加快推动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港澳高校来粤办学。除合作建立办学机构外,近年来内地与港澳还汇聚了各地精英高校,成立了粤港澳高校联盟、京港大学联盟、沪港大学联盟、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鲁港澳高校院所创新联盟等,在联合办学、科研创新、联合育人和实验室共建等方面开展合作,高校间关系日益密切,交流深度不断增强。文章来源:软科,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08/29
2024

凤凰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当《流浪地球》的地下世界照进现实

来源:凤凰新闻网 作者:问答神州

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院长 陈湘生全球最大的无柱地下换乘枢纽——深圳岗厦北地下枢纽深圳岗厦北地下枢纽总面积22万平方米,是全球最大的无柱地下换乘枢纽,可实现地铁“四线换乘”,未来将实现“五线换乘”。岗厦北枢纽配备23个出入口,内部设计8个下沉广场,形成集交通、购物、休闲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岗厦北地下枢纽的天花板是一扇直径9米的巨大圆形天窗——被称为“深圳之眼”。吴小莉:岗厦北枢纽是70亿人民币建造,本来预算是30亿,后来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的资金?陈湘生:用于建造地铁本身大概35个亿就可以了,但是这35亿只是把地铁换乘建成了、功能实现了,但是地下空间没有扩展起来,我们希望这个枢纽和周边所有的建筑互联互通、无缝接驳,同时又有商业开发。如果只有原来35亿建成的部分,这个车站就没有造血能力,靠运营的成本是无法覆盖这个空间的运维,我们增加了6万平方米的商业区,那么基本上只要一半的商业收益,就可以把整个岗厦北枢纽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全覆盖。吴小莉:2022年岗厦北枢纽开始通车使用,目前看起来运营的情况怎么样?陈湘生:非常好。商业现在刚刚起步,东边已经全满了,还有4万多平方米正在招商过程中,上个月最大客流已经达到了一天34万人次。吴小莉:这种规模的交通枢纽在世界上算是什么规模的?陈湘生:从城市轨道交通来说,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枢纽之一了,基本上是前三位。吴小莉: 另外两个枢纽是哪里?陈湘生:比如日本新宿,但它是和高铁在一起的枢纽,不好算;还有法国巴黎的拉德芳斯,它也是每天20多万客流,比岗厦北枢纽还稍微小一点;还有纽约广场大概也是每天20多万不到30万的客流。深圳岗厦北地下枢纽深圳如何成为地下空间全球标杆?吴小莉:深圳提出到2035年深圳地下城市空间利用水平成为全球的标杆,怎么理解?陈湘生:整个深圳的面积不到2000平方公里,承载着超过2000万人,去年深圳的GDP超过3.2万亿,这么大的面积上承载着这么多人口和这么多的GDP,在内地来说,深圳已经是最高的了,没有之一。上个礼拜深圳宣布人均拥有的地下空间面积,为人均6.5平方米,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地下空间,2000多万人人均6.5平方米,全部放到地面上,深圳得拥堵成什么程度?1980年,从空中看深圳是一片绿洲,到2005年,几乎深圳所有的河流都污染了。当年的深圳市委书记提出了4个难以为继——土地资源、水资源、城市空间和交通。如果继续按照粗放式发展,那么深圳就无法承载去年的2000多万管理人口和3.2万亿的GDP产值,我们就会落后。因此深圳要进一步发展,提升人均GDP,无外乎要产业的升级,产业升级没有土地了,就要发展地下空间,腾出更多的地面空间做绿化、做公园。所以建地铁就是建城市,建地铁不仅仅是建一个交通工具,是整个城市空间的重塑,是生态向好、环境向好、水土保持向好、交通向好的转化。陈湘生:如果这个做不好,可能就会道路坍塌、人命关天……上海:淤泥质沙地层建地铁,不可能?陈湘生曾在中国煤炭科学院工作,钻研地层冻结法,正是这个研究方向让他在1994年与地铁结缘。当时正在剑桥大学深造的陈湘生,收到了刘建航院士的来信,说上海地铁1号线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属于饱和含水的软土地层,常遇塌方。有外国专家曾经说,“想要在上海造地铁,就像在宇宙找一个支点撬动地球,是不可能的事情”。陈湘生回国后加入了上海地铁的建设队伍。陈湘生:当年刘建航院士去德国、去英国找适合上海地层的技术,当时国外的人推荐刘建航院士到煤炭科学研究院找搞冻结技术的人。当时我还在剑桥,那时候不像现在有电话,有邮件,他就是写信寄到英国Cementation公司找我,这样我回国的时候就直接去了上海,和刘建航院士一起把冻结法实践在上海地铁中。但是把冻结技术用到城市里来,不单单是强度的控制,城市里要求的是变形的控制,高层建筑物有不同的地基形式,稍有不慎就会坍塌。上海是一个淤泥质沙的地层,冻结就要膨胀8%-9%,工程建设后,还要化,融化时体积要缩小10%,在这时候地面就会沉降,或者周边建筑物就会水平变形。我们当时没有太多的经验,也吃了很多的苦头。吴小莉:我们知道您当时和刘院士一起在地铁建设工程里面待了9天9夜,这里面牵涉到未来安全的时候,您曾经想过我可能解决不了吗?陈湘生:我们在地底下陪着刘院士值班,因为那个地方是涉及到地面的道路和周边的小学,如果这个做不好,可能就会道路坍塌、小学要坍塌、人命关天、影响巨大……因此刘院士说我们来值班,给大家信心、给他们鼓劲,后来我们把这个工程快速抢险通过了,由此我们就在上海建立了新的中国地铁建设联络通道冻结的标准。前海湾:豆腐里面插筷子,怎么办?深圳地铁一期线路经过前海湾,由于技术限制,地铁线路两侧各50米内为安全保护区,这意味着地铁建成后,前海三分之一的土地上,不能再有任何地下建筑,进而影响地面建筑。陈湘生:前海是一个填海区,要挖40多米的基坑,挖一个坑挖下去,两边就向里面位移变形,一下子包起来了,像包饺子一样。吴小莉:那好危险。陈湘生:是的。所以在填海里面建造地铁,就是豆腐里面插筷子,是很麻烦的事情。因为地铁的下面是在水里面,挖的时候地铁要上浮,水力要把它浮起来,所以开挖过程控制变形是非常重要的,稍有闪失的话就容易出天大的问题。吴小莉:后来你们怎么控制这个变形问题?陈湘生:我们做了12年的实验研究,终于突破了这个技术,形成了一套近地铁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成套技术,一边开挖一边支撑,这个支撑就是用伺服系统,它位移有一点点,我就加大力量给顶回去,让它不要向里面位移,让它的位移几乎变成零,这样周边建筑物就不会变形了。这套技术的核心就是原来地铁线路两边各80米、深圳是各50米,这部分空间不能用,我们把这个问题解决,只要保证地铁结构是安全的,就可以开挖。在前海实现了离地铁两三米远的地下空间就可以挖,在这种情况下把前海的规划全部落地了,这在国际上也是首次,这个技术也获得了詹天佑奖。我们在前海算了一下,如果两层地下空间,每平方米大概增加2000到3000元,如果三层的话大概3200元左右,但是这是划得来的,增加这个钱买来了土地,是值得的。郑州地铁淹水事件反思:极端环境下的地铁设计吴小莉:2021年郑州地铁的淹水事件,您有没有到现场勘察,了解问题出在哪里?陈湘生:我想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但是我也可以适当回答一下。黄河在郑州市区是个“悬河”,就是河流的高度高过地面。原来郑州的市区在西边地势比较高,东边是新发展的市区,对暴雨洪水的防范可能没有按照极端环境下的暴雨设防、规划。另外暴雨不是全市统一下的,它是一片一片走的,而且就是像水缸泼下来一样,那块地方偏低,所以它就从那里进去了。因此这也是我们今后在极端环境下,地铁设计应该注意的地方。吴小莉:另外,地下空间的防震是不是也很重要?陈湘生: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地震分剪切波和垂直波,地震破坏主要是剪切波——水平方向振动,所以它对地下的破坏就相对好一些。但是我们地下空间要考虑,当地震这种水平动的时候,结构和土之间能不能协同受得起这个震动,这是我们这些年来内地在地下设防方面,根据新的要求、新的地下结构和周边土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建立了成套的设计标准、规范指南。陈湘生:建轨道交通并不是为了让大家多坐轨道交通吴小莉:您说过您希望让坐地铁的人有幸福感,您觉得他们的幸福感是从哪里来?陈湘生:我想我们国家经济现在发展到这个程度,居民到底在想什么?所以我就坐地铁听乘客说什么,有表扬的、也有抱怨的。那我们能不能在地铁规划时向香港学习,在换乘枢纽的周边,把建筑物建起来,建城市综合体。城市综合体就是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医院、养老院、图书馆、购物场所、休闲场所全都有,大家除了出去玩以外,不用再坐地铁了,送孩子上学也不着急了。建轨道交通并不是为了让大家多坐轨道交通,而是通过城市空间的重塑,让它集中在一个地方,在那个地方把地铁建得四通八达,减少人们的碳足迹,缩短时空观。人们有时候在家里烦了,想到哪里休闲一下,他一下去地下综合体,就可以能休闲、能躺平、能看书、能买东西,还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艺术展品……《流浪地球》的地下城将照进现实?吴小莉:一些科幻电影,像《流浪地球》、《三体》等,描绘着人类移居到地下的城市或城堡;有一些科技界的大佬,比如马斯克、扎克伯格,都开始建地下城堡。您怎么看这些科幻的想象?您觉得未来的地下城市空间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陈湘生:对于地下空间,大家当然有各种各样的设想。我们人类对已有世界的认知不到5%,还有95%的世界,我们没认知到。太阳系再有50亿年也没了,地球能生存多少年?人类怎么能够留下人类的种子,一种就是去外太空,所以我们要跑到火星、要登月,留下生命的种子;另一方面我们向地下走,可能遇到极端环境、极端天气,我们向地下要空间,确保能够生存。但我个人认为,在当今我们可看到的时候,人类在地下生活的可能性极小。第一在地下生存成本太高。要创造地下和地面一样的环境成本太高,我们为什么想去公园、想去游泳、想去登山?因为我们习惯自然、空旷的环境。吴小莉:人类需要阳光雨露。陈湘生:阳光雨露是我们人类一直以来的生存环境,在地下创造这种条件太难了,所以我不太赞同我们生存在地下。地下可以作为逃难的场所,如果没有太大的需求,移居地下是划不来的,也要和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相匹配。吴小莉:2018年4月,您创立了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您这个研究院主要研究什么?陈湘生:地球进入到了一个天气极端变化的周期,以及地震即将多发的阶段,如果地下空间还是只按常态去做的话,我担心未来在极端环境、极端天气情况下,会有一些安全隐患,这是我创立的初衷。实际上整个地下空间应用,中国是后发达国家,内地各个高校地下空间专业都不一样,有的可能是以地下空间的质量为主,有的是地下空间的环境为主,或者地下空间的商业等,都是不同的。我创办的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除了机电装备以外,所有专业方向都有,就希望用国家的力量,大家来共同研究地下空间。影视作品中的地下城土木工程专业招生难,何解?吴小莉:您是学土木工程的,对于未来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您想给他们什么样的建议?陈湘生:现在内地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招生很困难,第一是因为太苦,孩子们不愿意去;第二是中国过去是“基建狂魔”,慢慢基建任务减少了,需要的人才也相应减少了,但是中国至少未来30年到40年,还有极端环境、极端条件下的土木工程基础设施要建设,特别是西南、西北、中部的一些地区,比如机场、隧道、引水工程等。吴小莉:所以要和学生们说,土木工程是未来非常重要的一个科系。陈湘生:这一代土木工程人和原来土木工程人的要求完全不一样。信息爆炸一代的学生,如果仍然按传统的方式灌输知识,教育就出问题了。我们进入了数智化土木工程阶段,学生的视角不能仅限于自己的土木工程专业,而是要有系统性的思维去解决人类面临的极端环境、极端天气。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培养学生具有一种新型的哲学思辨能力,系统性地看问题,然后找出自己的切入点,思考能为人类做什么事,这是我要培养的学生。卑微之心做人、敬畏之心做事、仁爱待所有人,特别在现在这个时代,我希望孩子们心怀慈悲、有爱,那么走上社会,他们就能行稳致远。

08/16
2024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做客“广州建筑·院士讲坛”

来源:广州建筑 官微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受邀做客“广州建筑·世界500强企业院士讲坛(第十五期)”。此次讲坛以“地铁地下车站双洞密贴顶管机建造技术”为主题,线上线下同步开讲,吸引下属企业总工程师、博士、博士后和技术骨干等200余人共享学术盛宴。广州建筑集团总工程师胡贺松出席,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唐孟雄主持。地铁地下车站常用明挖法现浇施工,需占用城市道路并开挖大量土方,工期长、碳排放高且环境影响大。陈湘生院士分享了超大顶管技术建造地铁车站、装配式地下车站韧性-智能-低碳研究和现场试验,结合深圳地铁12号线二期沙三站工程的实际案例,详细介绍国内外首例双洞密贴顶管法装配式地铁车站。讲解“超大断面组合式矩形顶管机设备、自动注浆防背土、顶管施工地层沉降及扰动控制、超大矩形顶管密贴施工姿态控制”等关键技术。陈湘生院士介绍了“节点-构件-结构”参数化三层次承载性能评估模型、组合顶管机械法暗挖装配式地下结构智能设计与决策模型、装配式地下结构三层次规划智能决策模型、装配式地下结构基于修复性的智能韧性评估系统,这些科技成果解决了装配式地下结构全寿命评估的关键科学问题。陈湘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深圳大学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研究数智土木工程、智能岩土工程、智能地下工程、韧性城市概念与范式、地下永续结构体系理论和算法、智能城市轨道交通等。先后主持或主参完成60多项各类科研项目、主持完成总造价人民币1650亿60余项重大工程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和一级学会奖12项、4项詹天佑工程奖、出版11部专著或主编科技书籍、300余篇期刊和会议论文。广州建筑集团于2022年1月印发《广州市建筑集团关于设立世界500强企业院士讲坛的实施办法》,已前后邀请15位中国工程院或科学院院士作专题学术报告。广州建筑集团亦与同济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坝道工程医院(平舆)、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所、清华大学、广州大学六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院士专家团队展开产学研合作,解决集团公司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目前,已有多项成果成功应用到重难点项目中,“院士讲坛”品牌效应显著。来源│集团总工办 倪毅编发│集团党群工作部 龙锟 李钊雯 温思懿

07/06
2024

论坛前沿丨陈湘生院士独家分享:HOD理念下综合交通枢纽模式的思考

来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官微

以下文章内容来源于人民城轨官微节选 ,作者人民城轨官微2024年6月13-15日,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主办的2024北京-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暨高峰论坛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在13日举办的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就主论坛第一部分主题“培育新质生产力 赋能城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发表演讲。演讲内容主要围绕着打造HOD(人本需求下轨道交通效能最大化土地集约开发)展开,展示了如何高效利用地下立体空间,建设效能最大化的交通枢纽的规划模式,以此达到对社会、城市环境、运营安全和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结果。轨道交通建设HOD规划模式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HTML5 视频标签。(视频来源于人民城轨公众号)陈院士表示,我们可以借助科技和人文手段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的线站位规划时,使不同制式交通工具之间,轨道交通与城市环境、城市空间、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居民需求五者之间协调发展。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居民需求,还可以带动全产业链发展和大量就业,以此支持社会的可持续性。基于地下空间利用的综合效能最大化的立体综合交通枢纽驱动我国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给新时代枢纽赋予了丰富的外延和内涵。在这样的理念下,陈院士提出了HOD规划模式,提到以人为本打造高质量可持续的轨道交通规划模式。编辑:郑皖梅审核:王柏晶  

06/13
2024

陈湘生院士领衔研发的世界最大矩形顶管机获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来源: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据央视新闻联播6月9日报道,近年来,依靠科技创新,我国隧道技术装备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形成辐射全球的完整产业链。隧道及地下工程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领域,从手工开挖到智能建造,科技创新带动我国隧道技术装备升级,助力我国隧道建设攻克了诸多技术难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最新数据显示,10年来,我国累计新增运营隧道超过3.88万公里,成为世界上隧道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目前,我国已建成铁路隧道和公路隧道超过5万公里,其中10公里以上的特长隧道2050座,也成为世界上隧道数量最多、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由我院院长陈湘生院士担任项目负责人,深圳市地铁集团联合深圳大学、中铁装备和中国电建等单位组建科研团队,开展的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现代工程技术”重点专项《繁华城区地铁暗挖车站关键技术》项目研究。依托该项目联合研发了世界最大断面组合式矩形顶管机,创建了地铁地下车站双洞密贴顶管机建造成套技术,,并在深圳地铁12号线二期沙三站工程中成功应用,实现了地铁车站暗挖施工工法的重大创新,是科技创新助力我国隧道技术装备和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领先世界的典范。2023年1月6日,由陈湘生院士领衔,深圳地铁集团、深圳市政院、水电十一局、深圳大学、中铁装备共同研制的世界最大断面(宽11.295米,高13.550米)组合式矩形顶管机“中铁1179号”在中铁装备国家TBM产业化中心下线。2024年1月19日,采用这一世界最大断面组合式矩形顶管机施工的深圳地铁12号线二期沙三站工程双洞密贴隧道全面贯通。这是超大断面组合式矩形顶管机在地铁车站建设中的首次成功应用,也是超大矩形顶管密贴施工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首次成功实践,填补了我国在地铁车站机械化暗挖施工方面的重要空白,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地铁车站机械化暗挖建造技术的探索与创新采用“产学研用“的协同科研攻关模式,可有效带动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技术创新推动装备升级,装备升级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不断引领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向数字化和智能化加速迈进,助力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

12/23
2023

中国建筑国际举办2023未来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来源:中建国际投资在浙里

以下文章来源于公众号:中国建筑国际集团12月12日,由粤港澳建筑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筑国际”或“公司”)院士工作站联合主办,香港智能建造研发中心协办的2023未来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香港顺利举办。本次论坛邀请多位院士专家和政商界领袖,共同探讨未来城市建设与智能建造等前沿话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欧进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国际院士工作站入站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陈湘生,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叶嘉安,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香港智能建造研发中心主任李泽湘,香港特别行政区环境与生态局局长谢展寰,发展局局长甯汉豪,房屋局局长何永贤,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教育科技部副部长叶水球,中建集团原总工程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总工程师工作委员会理事长毛志兵,中建集团科技与设计管理部总经理戴立先,中海集团副总经理余涛,中海集团副总工程师姜绍杰,中国建筑国际董事局主席、执行董事张海鹏,中国建筑国际执行董事、行政总裁王晓光等院士专家、政府及企业有关负责人出席活动。甯汉豪在致辞中分享了发展局在建设未来城市方面的理念和工作。她表示,北部都会区与交椅洲人工岛是香港未来两大重点发展项目,将从四个方面融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元素。一是採用可持续规划及城市设计,打造“15分钟生活圈”规划概念,鼓励民众健康出行以及低碳生活,同时优化空间规划和设计以改善微气候;二是採用综合智慧、环保及具有抗御力的基建系统,融入海绵城市功能,增加对城市蓄水的再利用;三是推行绿色出行措施,採用环保运输模式,以铁路为可持续交通骨干,提供电动车辆充电设施和绿色燃料站等;四是积极保育,创造发展容量、提升环境容量,做到发展与保育并存。谢展寰在致辞中介绍了《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提出的四大减碳策略以及涵盖的目标和措施,包括淨零发电、节能绿建、绿色运输和全民减废。他指出,2022年香港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约为4.5吨二氧化碳当量,对比美国约14.4吨及欧盟约7.7吨人均碳排放量,香港的减碳进程相较其他地区并不逊色。谢展寰鼓励业界努力尝试科技创新,以科技推动行业的低碳转型及城市的低碳发展。戴立先代表中建集团向院士专家和社会各界对公司的指导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中建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之一,肩负着为未来中国城市建设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的历史责任。在绿色低碳转型上,中建集团制定企业绿色发展战略,编制企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将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转化为企业的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在建造技术创新上,倡导装配式建筑生产方式,在模块化集成建筑领域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以先进的工程技术和高效的实施能力实现了工业化快速建造。围绕未来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中建集团愿与政、产、学、研各界一起努力,深入推动工程建设行业转型升级,为中国城市建设助力,为香港繁荣稳定服务。受中海集团董事长颜建国委託,余涛向院士专家及各界对中海集团和中国建筑国际的关心和帮助表示感谢。他表示,中国建筑国际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战略深入推动,制定了可持续发展路线图,将可持续发展的任务细化到环境管理、可持续供应链、服务社会等五大领域,全面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公司将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动力,与社会各界深化交流与合作,加强产学研用相融合,通过科技创新为企业发展提质增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共同构建绿色、美好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论坛上,四位院士专家带来了精彩的专题分享。叶嘉安院士以《未来的中国城市》为题,介绍了应用数字化技术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为本次论坛带来科学参与城市建设的新思路。陈湘生院士作题为《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视角看地下装配式结构》的主题演讲,结合项目实例分享了超大型顶管技术在地铁项目中的应用,为行业提供了智能岩土工程、地下立体空间的新方向。欧进萍院士通过题为《海上大型浮体及其漂浮建筑与城镇——概念、进展与展望》的演讲,系统地介绍了海上大型浮体和漂浮建筑研究的前沿进展,赋予行业利用海洋空间进行城镇化建设的想象空间。李泽湘教授在题为《从大湾区到全球|科创赋能人与城市——智能建造时代硬科技的产业化探索》的演讲中,立足湾区放眼全球,详细介绍了智能建造的科技力量和产业化布局,为建筑科技转型探索提供新目标。王晓光表示,近年来中国建筑国际确立了科技引领战略,致力于打造工业化、智慧化、绿色化程度更高的新型建造模式,其中绿色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是面向未来布局的底层逻辑。在绿色发展之路上,公司大幅提升建造速度,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并着力探索绿色运营。王晓光强调,要持续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在建筑科技转型之路上,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始终是第一资源。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开展互动合作,继续深化与各位院士、政府、知名企业、科研机构的开放合作,打造更多高水平的科技平台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要进一步完善创新的理念和文化,不断探索、突破传统思维和边界,勇于颠覆自己、敢于自我革命,打造更加适应变化和尊重创新的文化体系。本次论坛中,粤港澳建筑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建筑国际集团院士工作站还展示了最新科技研发成果。C-SMART4.0智慧工地管理系统中建香港带来智慧工地管理系统C-SMART4.0,相较之前版本,C-SMART4.0通过项目的实际需求、不断迭代,在架构安全、功能体验和数据价值方面具有显著提升。全新的系统UI及交互功能将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SaaS(平台即服务)化的系统架构降低40%的部署成本及80%的部署时间。同时,系统也将上线48项版块功能,提供更丰富全面的数字化产品,其中SSSS方案是香港第一家100%全面满足政府要求的整体解决方案。系统还能通过数据仓库、指标体系、BI(商业智能)看板的建设,实现人员、进度等维度的大数据分析,辅助管理决策。远东幕墙解锁未来城市的“线”与“面” 中国建筑兴业旗下远东幕牆承建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的玻璃幕牆工程,为公司赢得行业赞誉,更激励公司不断突破技术挑战,以科技塑造城市曲线。目前公司掌握全球最複杂的双曲幕牆核心技术,并运用于香港美利道2号、深圳欧加大厦等地标性工程,再次领航业界。同时,通过BIPV(Building-integrated photovoltaics)光伏建筑一体化,塑造第五立面,推出全新的Mega Light A大尺寸轻质光伏组件,单块组件功率高达806w(187w/㎡),为绿色建筑提供实用又美观的立面发电方案。绿“动”模方 面向未来城市的自定义形式中建海龙科技带来全新的灵活城市空间解决方案——海龙S系列模块化产品。产品採用高层可拆装模块体系,通过高度集成预制与现场可拆装连接满足城市更新的灵活适应需求。该产品具备高灵活度、可持续、智能化、高质量四大特点,其可拆装技术使模块能重複利用,不仅有利于提高临时用地的使用效率,还能降低27%的隐含碳排放。活动期间,与会嘉宾还分别调研了香港中环美利道2号幕牆项目,和位于珠海的中国建筑兴业及中建海龙科技生产工厂。本次论坛採取现场会议和视频会议相结合的形式召开,中国建筑国际及各子企业有关负责人等参加活动。

12/14
2023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春房、陈湘生到中铁五局雄忻高铁项目调研

来源:中国工程报

12月1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卢春房,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陈湘生一行到中铁五局五公司雄忻高铁项目调研。卢春房、陈湘生一行在雄忻高铁金融岛枢纽调度培训中心,了解了土方工程一体化实施全工艺流程情况,观看了金融岛枢纽重难点工程及明挖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宣传片,现场交流了铁路长大深基坑工程一体化建造成套技术,了解了金融岛枢纽施工工序、防水措施及安全质量环水保的做法,听取了项目工程进展、技术应用、施工工艺等情况汇报。项目部运用的新型挖装一体机较传统挖掘机作业更加高效、环保,在挖方、转运、摊铺、人员、减碳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卢春房、陈湘生对现场挖装一体机、移动输送机、装配式输送廊道及自动摊铺卸料机进行了调研指导,就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和应对方案进行了交流讨论。卢春房、陈湘生在调研中,高度肯定了项目建设取得的成绩,强调项目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和铁路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清晰认识建设雄忻高铁的重大意义,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企业责任担当,继续发扬铁军精神,勇当雄忻高铁建设的开路先锋,将雄忻高铁建设成为中国铁路建设的典范。中国铁路建设管理有限公司雄安指挥部指挥长杨斌,中铁五局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永毅,五公司负责人陪同调研。雄忻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中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将搭建起西北、西南和华北、东北沟通交流的桥梁,成为连接我国西北、西南、华北和东北的大通道,对完善路网具有很大意义,能有效改善京津冀地区铁路路网格局,可有效疏解环北京地区的客运压力。中铁五局承建XADXDSG-2标段,管段内铁路线路长3455米,工程内容包括雄安1号隧道(管段内3250米)、城际站东咽喉部分工程及站后预留工程;相关配套红线范围内工程土方、道路路基、综合管廊及缆线沟、桥梁、地下道路、地下人行通道、地下空间、市政管线、河道水系、轨道预留预埋工程及其他工程;金融岛枢纽全部工程。(中铁五局)

10/21
2023

“精细高效 智能建造”首届广东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来源: 建筑杂志社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按年初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的要求,奋力朝着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阔步前行,用“广东建造”的新辉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精细高效 智能建造”首届广东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导于10月18日在深圳宝安区举办。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一级巡视员蔡瀛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等五位专家学者发表了精彩演讲和经验分享。在主题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陈湘生以《中国内地基础设施发展现状与思考》为主题发表演讲,他介绍了中国内地城市地下空间、城市轨道交通、公路交通、铁路交通(含高速铁路)、机场、各类隧道工程与桥梁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状。他表示,中国内地基础设施建设正在从大规模建设走向绿色、减碳、韧性建设,尤其是绿色和近零碳排放能源利用方面正在引领世界能源利用发展模式的转变,这类新模式正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中广泛应用,造福于所在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中国贡献。中建三局一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智能建造研究所所长周炜带来了题为《模型驱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演讲。他分享了近年来该公司围绕新型建筑工业化典型场景,持续推动模型驱动智能建造模式、智能建造装备和数字化管理平台研发的经验和做法,并对智慧梁场、钢结构、机电安装、一体化平台等领域的研发规划与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在经验交流环节,曾指挥建设三个项目获得鲁班奖的正高级工程师、深圳市地方领军人才、深圳建工集团副总裁刘杨,为论坛带来主题为《加强质量精细化管理,打造过程精品工程》的演讲,分享了如何打造精品工程、争获鲁班奖的经验和建议。有多年留学经历、具备国际视野的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建造专业负责人胡楠以《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为主题作了演讲交流。正高级工程师、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总工程师兼技术中心(BIM)和院士工作站负责人于芳以《东湖水厂项目智能建造技术分享》为主题作了案例分享。在论坛对话环节,胡楠教授等四位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围绕建筑行业热点话题展开对话交流,进一步审视行业现状、共话未来趋势、挖掘发展潜力,共同探讨广东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共3页/27条数据

学习经历

淮南矿院(现安徽理工大学)  本科
清华大学  硕士
柏林工业大学  博士
剑桥大学  博士后

工作经历

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技术委员会  主任(党委委员)
曾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副总工程师
曾任北京建井研究所  所长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中国制冷学会  常务理事

工作业绩

建立了人工冻土物理力学基本体系;构建了深井冻结壁和冻结管变形极限双控的时空设计理论体系和公式,解决了防控冻结管断裂淹水难题;研制了首套离心机土壤冻-融循环模拟装置并提出了抑制冻-融的实用技术;研发了水平冻结技术,为地下工程中防控突水涌砂提供了金钥匙。创建了地铁隧道下穿建筑物的“掘-测-智-控”群泵注浆矫正建筑物的控制变形技术;带领研发了跨地铁运营隧道的地下空间施工“加固-跳挖-反压-隔离-精测”的控制地层变形组合技术,将运营隧道规范控制限值降到3米以内,释放了地铁安保区原来无法利用的大量土地资源。


科研项目

长期从事地下工程控制地层变形技术的研发工作

学术任职

隧道与地下工程专家 专家

获奖信息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