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 (1).jpg

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电子信息年会(CEIC),将于2023年3月31日-4月2日在广东省珠海市珠海国际会展中心重磅重启。微波光子技术前沿进展专题论坛将于4月1日举办,论坛邀请龙腾院士担任主席,刘永教授、胡程教授担任召集人,邀请Jianping Yao教授、周涛研究员、潘时龙教授、李王哲研究员、刘永教授、李明研究员、蔡鑫伦教授、张伟锋教授等院士和领军专家,讨论微波光子技术在国民经济和众多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展示微波光子创新应用与芯片集成方面的最新学术成果和进展。

专题论坛议程

640.png

论坛主席

640 (2).jpg

龙腾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个人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美国IEEE Fellow、英国 lET Fellow、中国电子学会会士。

担任中国指挥控制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子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信号处理分会等主任委员,《信号处理》期刊主编。

长期从事新体制雷达系统和信号处理的基础科学研究,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发明特等奖1项(均排名第一),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共8项,全国创新争先奖章、中国航天基金会钱学森杰出贡献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IEEE信息物理系统专业委员会杰出领导力奖、北京十大杰出青年等奖励和荣誉。

论坛嘉宾

640 (1).png

Jianping Yao 

Professor

个人简介:

Jianping Yao is a Distinguished University Professor and University Research Chair in the University of Ottawa, Canada. He was Editor-in-Chief of 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 (2017-2021), an elected member of the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IEEE Photonics Society (2018-2021), and a past chair the International Steering Committee for Microwave Photonics (2019-2020). Dr. Yao has published over 660 papers including over 380 in refereed journals and 280 in conference proceedings. He is a Fellow of the IEEE (2012), the Optica (formerly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10), the Canadian Academy of Engineering (CAE) (2012), and the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anada (RSC) (2018).

发言题目: Silicon photonics for integrated microwave photonic systems

议题简介: The role of silicon photonic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ed microwave photonics is discussed. In addition to CMOS compatibility, photonic devices based on silicon have other advantages including low loss, small size, and high integrability, which are highly needed for integrated microwave photonic systems. In this talk,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ed microwave photonic systems based on silicon is discussed, including true time delay networks for wideband microwave beamforming, optoelectronic oscillators for low phase noise and high frequency microwave generation, and programmable signal processors for general-purpose signal process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nolithically integrated microwave photonic systems based on heterogenous integration is also discussed.

640 (2).png

周涛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专家

个人简介:

周涛,博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研究员,电科集团首席专家,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防卓越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军委装备发展部和国防科工局相关专业组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长期从事微波光子处理和电子战系统总体技术研究,研究成果先后获得1项国家发明奖和5项省部级科技奖项。

发言题目:微波光子跨域精准建模与高效仿真技术

议题简介:建模和仿真是支撑一个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今,微波光子学因其交叉融合优势,已成为支撑电子系统向宽带化、阵列化、小型化等方向发展的重要技术趋势之一,其本质原因一方面是发挥了光子宽带、并行、高速、小巧的优势,另一方面是发挥了微波的精细、低噪和可控等优势;但正是因为微波光子跨域融合的特点,却使得对其进行精准建模和高效仿真殊为不易,这是因为微波和光波的尺度差异达到4~5个数量级,同时微波和光波的特征参数既有关联,又有极大差异,目前缺乏统一的描述体系和映射方法。对此,本报告探讨了微波光子跨越建模的基本方法,分析了微波和光波的参量映射关系,并且结合典型需求对其精准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初步验证。

640 (3).jpg

潘时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个人简介:

潘时龙,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执行院长,美国光学学会会士(OSA Fellow),国际光学学会会士(SPIE Fellow)。主要研究基于微波光子技术的新体制雷达、无线通信、测量系统和集成芯片等。成果获中国专利优秀奖、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等。目前担任IEEE MTT-S微波光子技术学会副主席、Chinese Optics Letters副主编、IEEE/OSA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副编辑等。曾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IEEE MTT-S杰出青年工程师奖等荣誉。

发言题目: 微波光子认知雷达技术研究

议题简介: 针对宽带雷达易被外界电磁信号干扰,难以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对多样化目标进行高速探测与识别的关键难题,报告提出一种能融合多个机会频带以实现高分辨率探测的微波光子认知雷达系统架构。探讨了与微波光子认知雷达系统相关的微波光子宽带实时频谱侦测、可重构波形产生和稀疏频带成像处理等关键技术,论证了方案的可行性。该方案充分发挥了光子技术的宽带承载、实时处理以及灵活可重构的优势,可同时提升雷达的分辨率和环境适应能力,有望为未来智能化装备提供清晰、可靠、智能的全天候探测手段。

640 (4).jpg

李王哲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员 

个人简介:

李王哲,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原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是微波光子关键技术和雷达系统应用,承担或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军委科技委和装备发展部多项预研项目,以及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2017年率先研制了我国首台微波光子雷达样机并进行了外场成像测试后,2019年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机载微波光子雷达对地成像试验,2021年率先实现了分布式微波光子雷达外场目标三维成像和识别。

发言题目:微波光子分布式MIMO雷达

议题简介:微波光子成像雷达可以发挥光子大带宽、低传输损耗、抗电磁干扰等优势,提升成像分辨率,并有助于构建分布式阵列雷达,实现精确的三维成像。本文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在微波光子雷达三维成像方面的成果。首先通过搭建了微波光子雷达,基于光子倍频技术产生宽带雷达信号,基于光子去斜处理进行回波信号接收,系统工作在Ku波段,带宽600 MHz,实现了对暗室内合作目标和外场非合作目标的二维ISAR成像。在此基础上,结合光射频传输技术和光子多维复用技术,搭建一发多收的微波光子光纤分布式阵列雷达,在实验室内实现了对角反射器的精确三维成像。最后,通过外场的光纤分布式MIMO雷达系统,实现了对飞机的三维成像,验证了微波光子技术应用于分布式雷达三维成像的可行性和提升系统关键性能的潜力。

640 (5).jpg

刘永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个人简介:

刘永,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微波光子、光传感及光电子技术的研究。在电子科技大学分别于1991年和1994年获得本科及硕士学位,2004年在荷兰埃因霍温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主持光电子集成专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光电子集成器件测试的自然基金仪器、自然基金重点等项目,取得了创新性结果。200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3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20年成为教育部科技委成员。

发言题目: 面向下一代雷达和电子战应用的微波光子技术

议题简介: 借助光子技术超宽带、超低传输损耗、灵活可复用等独特优势,微波光子技术有效地克服了“电子瓶颈”对射频系统带宽和组网模式的限制,赋予了雷达和电子战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并有望为军用射频系统带来变革性的体系架构。本议题围绕实用化微波光子技术展开讨论,将从微波光子核心器件及模块出发,剖析目前微波光子技术在雷达和电子战应用中的优势与不足,并给出发展建议及展望。此外,本议题还将介绍电子科技大学在微波光子器件和模块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宽带微波光子器件的高精度自校准测试表征技术、可实现宽带射频直采的超高速光学模数转换技术、针对“低慢小”目标探测的超低近端相位噪声微波光子信号产生技术、面向“低-零功率”电磁频谱战的信道一体化技术。

640 (3).png

李明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

个人简介:

李明,现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所务委员、光电研发中心副主任。2013年2月入选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青年),2015年和2019年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青”和“杰青”项目资助。近年来,主要从事微波光子信号产生与处理相关科学问题研究,研制出可编程光子集成运算芯片和一系列新型光电振荡器芯片与系统,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包括9篇Nature子刊。担任《半导体学报》常务副主编和微波光子技术及应用研讨会TPC主席。

发言题目:光电振荡器的非线性增益迭代(MING)模型

议题简介: 本次报告介绍了一种用于研究光电振荡器(OEO)非线性动力学的非线性增益迭代(Ming)理论模型。该模型使用基于开环输入输出映射非线性函数(IOAM)的迭代图对OEO的起振演化过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OEO的动力学表现由不动点在IOAM处的斜率决定,该斜率值越小,OEO的非线性特征越明显。本报告对不同斜率值的OEO进行了分类讨论,并进行了相应的仿真、实验验证。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Ming模型适用于包含复杂非线性因素的OEO链路,也适用于含外部注入信号的OEO:模型理论预测并实验观测到了由注入信号导致的非线性分叉现象。

640 (4).png

蔡鑫伦

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蔡鑫伦,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于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Bristol University)电子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2013年作为海外青年人才引进中山大学, 2016年入选基金委优秀青年,2019年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科技部“宽带通信与新型网络”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年获广东省五四青年奖章。在Science、Nat. Photonics Nat. Commun.、Science Advances、 Light: Sci. & Appl.、Optica等学术期刊共发表SCI论文70余篇,四篇文章入选ESI前1%高引论文。在OFC、ECOC和CLEO做口头报告20余次,其中2篇被接收为Post-deadline论文,1篇被评为OFC 2020高分文章(Top Score Paper),成果两次入选“中国光学十大进展”。

发言题目:高速铌酸锂薄膜光电子器件

议题简介:在5G、物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下,宽带化浪潮席卷全球,信息容量在过去十年中呈指数增长,光通信网络的带宽和能耗面临着巨大压力。电光调制器是实现信息光电转换的核心器件,也是突破带宽和能耗两大技术挑战的关键一环。大带宽、低功耗、低损耗、小型化的新型电光调制器芯片是全面取代传统铌酸锂晶体器件的变革性技术,是世界各国集中攻关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报告主要介绍报告人及所在团队近年来在铌酸锂薄膜电光调制器方面的若干进展,包括:1)高性能铌酸锂薄膜光子集成器件与芯片;2)硅与铌酸锂异质集成电光调制器,两部分内容。

640 (5).png

张伟锋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张伟锋,博士,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入选者,2017年获得渥太华大学电子和计算机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光电融合探测与识别,包括集成微波光子芯片、光子计算芯片和光学三维成像芯片等,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国际SCI期刊发表论文41篇;在OFC、CLEO等国际会议口头报告33次,包括1篇OFC Top-Scored 论文、1篇MWP Post-deadline论文和2篇MWP最佳学生论文等。

发言题目:硅基微波光子信号产生与处理芯片

议题简介:硅基集成微波光子学,作为硅基光子学与微波光子学的新型交叉研究领域,旨在利用先进的硅基光子技术实现微波光子系统芯片集成,以改进和丰富微波光子系统的性能和功能。本报告将以硅基片上微波信号产生和处理为主题,具体详细讨论四个硅基微波光子芯片,包括硅基集成微波光子滤波器芯片,硅基集成光电振荡器芯片,硅基可重构布拉格光栅芯片和硅基现场可编辑微盘阵列芯片。

参会注册

根据会议工作安排,经组委会研究决定,原定于2022年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电子信息年会,现定于2023年3月31日-4月2日在广东省珠海市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召开。

本届年会以“电子新时代,强国新征程”为主题,将组织1场主论坛、30余场专题论坛,汇聚国内外50余位院士、300余位国内顶尖学者以及知名企业专家,年会同期还将举行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大会组委会诚挚地邀请您出席这一盛会,与在场嘉宾碰撞思想,共享成果,共同探讨学科前沿研究,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请您尽早与组委会联系确认参会意向。

扫描上方二维码注册。或电脑端访问进入电子年会官网注册参会:http://ceic.cie.org.cn/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和军芳 赵琦 李芳 

联系电话:4008061889 010-68600747  68600756  

电子邮箱:academic@cie.org.cn

学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普惠南里13号楼

欢迎致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