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账号
密码
登录
登录
温馨提示
asdjnhadkbnasondoasnlksnm
确定

院士介绍

陈勇

陈勇,男,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广西大学教授,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特聘专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天津市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市机械工程学会理事。《机械传动》副理事长,《Automotive Innovation》编委,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齿轮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中国新能源汽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先后主持国家863项目1项、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1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任务课题3项、主持负责科技部国际战略合作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多项。在国际和国内技术期刊上发表文章130余篇,其中SCi∕Ei 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67项,实用新型专利230余项,出版第一作者学术中英文专著2部,获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019年中国发明协会第十一届“发明创业奖·人物奖”,2019年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20年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领衔开发的“电动汽车自动变速器模块系统”荣获2021年第48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

  • 活动动态
  • 个人简介
  • 学术成果
12/05
2023

创新动力传动技术 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记广西大学新能源汽车研究中心主任陈勇教授团队

来源:中国网

过去十年,随着技术的变革日新月异,中国汽车产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靠“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取得了全球瞩目的发展成绩。顾名思义,新能源汽车就是采用新动力来源的汽车,用非常规石化燃料作为动力来源,在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动力传动技术,动力传动系统的优化匹配是提高汽车动力性、降低燃油消耗量和排放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汽车传动领域著名专家、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陈勇教授,长期致力于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研究开发。作为新能源汽车研究中心主任,他带领团队在汽车动力传动研究领域开拓创新、坚持科研,在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振动噪声及主动控制研究;多动力源混合动力车辆研究;传动系统关键零部件智能故障诊断与寿命预测研究;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等方面取得了重要创新性科研成果和产业化应用成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变速器研究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满足国家环境、能源、交通、科技发展的需求,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加速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步伐。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出“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占汽车总销量50%以上)”;广西政府“为推动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打造技术和规模在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强调推动新能源推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推动相关行业应用新能源汽车。在推动产学研协同攻关的背景下,广西大学引进了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君武学者陈勇教授,以机械工程学院为依托联合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等多学科的跨学院交叉融合,以机械工程学院的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为核心,充分发挥广西唯一“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优势,成立了校级“广西大学新能源汽车研究中心”(简称“研究中心”),并有陈勇担任中心主任,建立了“校内多学科交叉、校外产学研协同”的运行模式,支持广西新能源汽车基础与应用研究,提升广西大学科研水平和学科的国内外影响力。研究中心实验室当前拥有科研面积2000余平方米,建有高速三电机动力系统试验室、内燃机燃烧与排放控制实验室、动力总成综合性能半消声室、机器人用RV减速机综合性能实验室、齿轮检测中心精密测量实验室、动力循环齿轮疲劳试验室、材料力学性能实验室、汽车底盘性能实验室等。在陈勇的带领下,研究中心团队在校外已经和与一汽、吉利汽车、中汽中心、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广西玉柴机器、五菱工业、方正电机、精进电动等企业合作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自加入广西大学以来,陈勇带领研究中心攻坚克难、创新科研,面向五大领域重点开展研究:第一是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统研究开发。面向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前沿需求,陈勇带领团队研发了纯电动乘用车用动力总成驱动系统自动变速器系列平台,涵盖直驱调速无同步器两挡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动力换挡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以及双电机多挡电驱动总成系统,开发电机主动同步调速换挡控制策略,能够兼顾低速爬坡和加速需求,并实现了变速器样机搭载整车试验,解决电动汽车高速动力换挡问题,有效提升了驾驶平顺性。第二是齿轮轴承表面复合改性强化技术。面向新能源汽车高速传动系统,针对高扭矩、高转速传动齿轮&轴承疲劳寿命不足的问题,陈勇团队提出了汽车齿轮&轴承用表面强化涂层新工艺、高浓度碳氮共渗新工艺与表面点蚀疲劳抑制的方法,形成超强齿轮物理化学复合强化技术,大幅提高了汽车自动变速器关键零部件齿轮、轴承的疲劳强度和疲劳寿命。通过对变速器传动齿轮表面磷酸锰涂层强化和齿根强力小径喷丸处理,使齿轮疲劳寿命提高 1 倍以上,疲劳极限提高 15% 以上。其匹配的车型主要有缤越、博越、领克,领克出口车型和出口沃尔沃汽车,在国内外市场搭载后,都取得了良好的市场预期。在此领域,由陈勇牵头主持了国家科技部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新能源汽车高速传动系统关键零部件模拟制造技术及应用研究”项目,目前,他所提出的“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关键技术”成果已批量应用到吉利汽车7速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齿轮,和多家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经济效益非常显著。第三是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NVH控制研究。针对新能源乘用车永磁同步电机振动噪声产生机理,陈勇带领团队展开研究,创新性提出“机电磁控”多物理场耦合的机理解析模型与有限元仿真模型;基于扩频调制机理,并研发了多种调制技术解析优化与参数快速寻优方案,搭建多种硬件在环控制平台,实现了边带电流谐波与声振响应的样机与驱动电机实用性验证。第四是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式电动车能量管理研究。在此领域,陈勇带领团队重点开展了增程式电动汽车的能量管理与模式切换控制研究,增程器与整车的集成及结构优化设计研究,与吉利合作开发了高效增程式电驱动总成样机,实现了整车优异的动力性、经济型与驾乘品质。第五是新能源车辆轮毂电机性能研究。在此领域,陈勇和团队开展了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总成系统转向控制技术、扭矩矢量控制技术、主动转向和主动驱动横摆集成控制技术、行星齿轮机构噪声振动控制及整车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相关研究,现已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此外,新能源汽车电池一直都有续航里程短、充电基础设施不足,以及成本较高等等诸多障碍和困难,限制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为此,研究中心团队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关键技术,开展了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机-电-热”耦合关键技术研究,现已具有电池单体机-电-热联合实验,具备电池单体详细-简化-电池组-电池包及整车级别有限元建模技术,具有从单体-电池组-电池包的机-电-热特性同步分析的能力。陈勇介绍说,研究中心正在不断探索校企创新合作模式和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协同创新,开创合作共赢局面。现已明确了与广西地区重点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未来3-5年合作研究开发战略计划和具体实施重点领域。同时,针对广西地区汽车产品开发的重点与存在问题及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动力驱动技术开发现状与前瞻性战略开发方向,落实企业对广西大学合作期待与要求及产学研政合作项目实施。未来3年左右要实现与企业合作建立“工程技术中心”和“广西新能源汽车动力传动重点实验室”,并完善新能源汽车研究中心试验台建设,对此,他信心百倍。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汽车行业作为制造业中技术含量、智能化程度和产业集中度较高的代表,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工业实力水平,尤其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的发展会带动整个国家和地区制造业的进步。为此,立足于国家需求,陈勇将继续带领团队一路耕耘、开拓前行,创新动力传动技术,推广成果实践应用,助力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突破瓶颈、飞速发展。(文/王超)

11/27
2023

迎接数智化时代!这场大会在北工大召开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聚焦数智化转型升级11月25-26日由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北京工业大学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仿真技术应用大会在北工大成功举行会议以“迎接数智化时代的仿真技术”为主题邀请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深入研讨交流搭建仿真领域产学研用融合的高质量平台助推北工大山河湾谷创新区高质量发展教育部信息中心副主任曾德华,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理事长田玉萍,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姜泽廷,中国工程院院士、城市建设学部教授杜修力,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陈勇,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所长王彬文等嘉宾莅临大会。来自国内航空航天、运载装备、智能制造、土木工程、能源化工以及工业软件等领域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500多位领导、专家、科技工作者参会。田玉萍指出,仿真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医疗、交通等诸多领域,特别是航空航天、信息、生命、材料、能源、先进制造等高新技术领域,在解决重大工程问题和“卡脖子”关键技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调整工业和信息化部职责机构编制的通知》,将科学技术部的组织拟订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规划和政策,指导科技服务业、技术市场、科技中介组织发展等职责划入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从顶层设计推动科学技术和工业产业充分融合对接。仿真与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对于改进决策制定、优化设计、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模型的不断发展,仿真与科技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姜泽廷在致辞中对出席2023年第五届中国仿真技术应用大会的领导、专家、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随着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的发展,数智化时代的来临给仿真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其在工业、科研、教育等领域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直以来,北工大始终与国家和首都发展要求同频共振,长期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面向国家、首都重大需求与国际科技前沿,北工大将继续深化内涵、特色、融合发展,以“山河湾谷”创新区为重要区域支点,深度融入和服务数智化转型,为国家和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更大力量。中国工程院院士、城市建设学部教授杜修力作主题为《重大工程: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方法、软件与应用》的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作主题为《元宇宙:从概念到产业》的报告。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陈勇作主题为《关于新能源汽车高速高强度齿轮与轴承关键技术研发实践》的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高工肖冠男作《装备数字化发展路径研究》报告。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软件业务发展总监俞瑞霞作《安世亚太自主仿真体系助力产品正向设计》报告。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机械工程研究部部长陈大伟作《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噪声控制技术研究》报告。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仿真技术产业分会会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张霖作《建模仿真的可信问题探讨》报告。曙光智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浩作《算力服务网络探索与实践》报告。三一集团副总经理郄永军作《从系统工程的视角看仿真对产品创新研发的作用》报告。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数字化副总师聂蓉梅作《运载火箭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研究与思考》报告。核工业计算机应用研究所首席专家吴通作《仿真和数字孪生技术在核工业的应用》报告。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数值仿真实验室主任郭慧娟作《钻井动力学关键技术及万米深井中的应用》报告。特邀主旨报告由城市建设学部教授许成顺、赵密主持。大会发布了“2023仿真技术优秀案例”,包含“2023仿真技术创新优秀案例”和“2023仿真技术应用优秀案例”。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牵头单位的《汽车底盘结构强度仿真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编制组在大会上宣布成立。该团体标准的制定对填补该领域标准空白,提升汽车底盘结构的性能和质量安全要求具有积极意义。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在大会上举行了“大型自主CAE软件SABRE系统生态推介”。该软件是在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自立自强、智能制造转型和国际技术壁垒升级的大时代背景下,针对工程力学基础研究、结构强度技术创新和复杂工业装备研制的重大需求而研制的大型工业软件。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专家分别介绍了大型自主CAE软件SABRE系统生态、展示了SABRE系统通用功能、优化设计功能、疲劳分析功能、声学分析功能。会上,向哈工大、北航、南航、国防科大、北工大等高校代表赠送了软件教育版与强度专著,并与瑞风协同等公司进行了合作签订。大会聚焦“正向研发”和“自主可控”,专题设置了“高端对话”环节,包含“建模仿真与正向设计”高端对话及“工业软件企业赋能”高端对话。同时,设有7个专题分论坛,分别是:航空航天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数字工程仿真技术应用专题论坛,交通运输暨高端装备仿真技术应用专题论坛,工程力学、土木工程暨光电子仿真技术应用专题论坛,通用工业仿真技术应用专题论坛,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暨元宇宙仿真技术应用专题论坛,材料工程、新能源和储能设备仿真技术应用专题论坛,工业软件研发与产业应用专题论坛。大会同期举办了中国仿真技术展览。数十家国产自主工业软件及工业超算厂商携新产品新技术进行了展示,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11/23
2023

“智能网联汽车三电技术创新”论坛在广州成功召开

来源: 咸宁新闻网

大会现场11月21日,作为2023汽车电子创新周的重点活动之一,“智能网联汽车三电技术创新”论坛在广州市成功召开。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秘书长周发涛本次论坛以“新格局 新技术 新生态”为主题,围绕三电系统发展现状、中长期技术发展趋势、应用场景等行业焦点话题,邀请俄罗斯工程院、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博萃循环、巨力自动化、蔚景科技、联合汽车、奥动新能源等知名专家和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共同分享和探讨三电技术研发经验与最新成果案例,共同推动我国汽车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会议由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秘书长周发涛主持。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广西大学教授、广西大学新能源汽车研究中心主任陈勇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广西大学教授、广西大学新能源汽车研究中心主任陈勇认为,能源安全、资源安全、双碳目标和国内外庞大的市场规模等综合决定了混动汽车和电动汽车必将长期共存,战略互补、共同竞争向电动化、智能化和无人驾驶发展。混动技术路线选择是企业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混动技术特点、产品属性需求、成本及市场需求等综合考虑而做出的结果。混动技术多样化是发展趋势,其核心是要适合企业和市场优势的技术路线,模块化、平台化开发是核心。关于如何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发展,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在视频演讲中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围绕需求,构建分领域、按场景、充换结合的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从“比价格”向“比服务”转变;二是提升充换电设施运维服务质量,加强安全监管,做到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续;三是构建综合能源服务体系,推动能源行业转型升级,鼓励引导充电场站光储充一体化建设,提高充电服务清洁度和经济性;四是促进信息互联互通,形成能源补给“一张网”,鼓励主机厂之间、充电运营商之间实现充电服务设施互联互通;五是加强技术创新,完善标准体系,提高充换电设施网络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公共充电领域向大功率充电、智能化方向发展;六是多业态融合共建,创新商业模式,打造充换电服务生态。IEA HEV TCP Task 48国际能源署换电工作组、苏州博萃循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王雪IEA HEV TCP Task 48国际能源署换电工作组、苏州博萃循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王雪认为,在交通运输场景中,公路碳排放极高,推动汽车电动化,以电能代替化石燃料实现城市交通过程的零碳排放转型,提升电动汽车的普及率,重点推动重卡和乘用车电动化转型,增加节能型运输装备,降低单位能耗,加速推动智慧城市零碳能源交通建设。巨力自动化市场负责人潘祥峰巨力自动化市场负责人潘祥峰在题为《新能源汽车驱动用扁线电机智能智造解决方案》的演讲中介绍了巨力自动化扁线电机智能生产设备高效率、高稳定、高集成的特点,并指出了扁线电机的部分优势和制造难点。蔚景科技合伙人孙功臣蔚景科技合伙人孙功臣强调,“互联互通”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主要面临四个方面的挑战。第一,技术阻碍多,包括数据交互标准、充电协议等;第二,投资周期长,互联互通需大量的投资,但短时间内难以得到回报,对企业负担颇大;第三,市场监管难,互联互通需跨行业、跨地区管理协同,政策差异有难度;第四,用户接受慢,互联互通需要用户接受和认可,若用户对这种充电方式不熟悉或者不信任,推行倍添困难。他预测,未来3-5年,充电桩市场将继续因新能源汽车增长需求,保持强力的增长态势,但整体供求仍可能不及需求侧的增长,找桩难的问题将会持续。联合汽车电子电驱业务部负责人王明强联合汽车电子电驱业务部负责人王明强称,新能源市场逐步转向市场驱动,电驱动产品在续航、成本、驱动体验以及产品平台化小型化方面需要着重发力。SiC作为关键技术,支撑电驱往高效率、高电压、高功率密度技术、低噪音技术以及低系统成本技术等“三高二低”技术发展。联合电子在新一代SiC电驱产品中着重发挥SiC高结温高压高频等三高优势,在功率模块、逆变器集成电路设计进一步升级优化。奥动新能源品牌市场负责人李菁菁受政策与市场利好,换电发展进入“快车道”,换电模式广泛适用于出租车、网约车、私家车和各类商用车。奥动新能源品牌市场负责人李菁菁表示,奥动新能源将继续加快能源服务产业布局,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建“车-站-能-云”产业融合生态,实现“换储充一体”全场景智慧能源服务,推动汽车行业电动化、绿色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发展。电池、电机、电控三大系统,被称为电动汽车的“心脏”,处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其技术创新,将支撑汽车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本论坛通过充分沟通交流,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助力三电技术协同创新发展,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汽车向智能化、高端化、多样化发展。

11/22
2023

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举行建院90周年庆祝大会

来源: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官网

聚四海英才,铸机械荣光。11月18日,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成立90周年庆祝大会在汇学堂隆重举行。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我院铸造1977级校友林国强,广西大学党委副书记马献力出席大会并讲话。机械工程学院老领导、老教师、各地校友、师生代表,还有来自行业企业和关心学院发展的各界嘉宾,以及广西大学各职能部门、各学院领导共1500余人共襄盛会。大会由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高欲垚主持。庆祝大会会场九十年的栉风沐雨,机械工程学院秉承“厚德 至诚 博学 笃行”的院训,一代代机械人勤耕不辍,踔厉奋发,为社会培养输送了3.2万多名在科技、教育、管理和工程建设等各领域中勇于社会担当、技术精湛的精英人才,为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机械工程学院的校友遍及八桂大地、大江南北、异域他邦,从科研院所到工业企业,从党政机关到基层一线,都留下机械学子的足迹,展现西大机械学子的风采。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林国强讲话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我院铸造1977级校友林国强在讲话中指出,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自成立之时就体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想。学院突破历史的重重困难和险阻走到今天,虽然长路漫漫,但也无比自豪;从民族积弱积贫,危机四伏的1933年,到新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整整90年的时光,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在先辈和现任一系列校院领导及老师的辛勤培养教导下,为民族,为国家,也为广西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众多学子为祖国的民族解放而前赴后继不惜牺牲生命、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流血流汗做出巨大的贡献。其中隐姓埋名几十年,为祖国“两弹一星”科技研发默默做出巨大贡献的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魏乃文校友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机械工程学院培养了众多的专家、学者、教授和企业家,都在不同的岗位上,为民族、为国家、为广西的发展做出各自不同的贡献。机械学子在科技及社会各方面取得的成就之花,都有来自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学术滋养,都有着历代学院领导和老师的辛勤培育之力量的灌输。这也是出自机械工程学院的莘莘学子走进社会的自信之源,每个学子都不应忘记学院对我们多年培养的深厚恩情。他衷心的希望,机械工程学院继续砥砺前行,在未来的新征程中取得教育、科研的可期成就,为民族为社会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广西大学党委副书记马献力讲话广西大学党委副书记马献力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机械工程学院90年来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他指出,90年来,机械工程学院虽历经沧桑,却顽强拼搏,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坚持把“扎根八桂大地”与服务国家战略结合起来,人才培养硕果累累,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办学实力不断提升。他强调,机械工程学院要传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在新征程上不断取得新发展,实现新进步。他希望学院以90周年院庆为契机,认真扎实开展教学改革、组建创新领军团队、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办学成效,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的优异成绩向学校党委和行政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从国家所需、广西特色和西大优势出发,争取在智能农机、装备设计及故障诊断、精密制造、发动机设计、环保装备等机械工程研究领域有重大突破,服务国家战略和重大工程建设,有效支撑广西“工业强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供世界领先技术支撑;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广西大学“双一流”精神和“勤恳朴诚”的校训精神,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和广西培养更多优秀的机械工程领域专业人才。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高欲垚主持大会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卢婵江致欢迎辞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卢婵江在致欢迎辞中,与现场的嘉宾校友和师生共同回顾了机械工程学院90年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机械学院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她表示,从1933年广西大学工学院增设机械工程学系开始,机械工程学院经历过战火纷飞和几经迁徙,也经历过停办再复校,拆分又合并,一路走到了今天。一批又一批的老师们数十年如一日,躬耕机械行业,聚焦人才培养,为国家和社会特别是我们广西的机械工业发展培养和输送了3.2万名优秀毕业生。毕业生中不乏有像李四光之女李林院士这样的两院院士,有“两弹一星”突出贡献科技专家魏乃文、华中科技大学创始人之一余克缙,有区党委副书记杨基常、副主席奉恒高、政协副主席林国强、区妇联主席卢玉娟等省部级领导,也有像玉柴总工沈捷、欧维姆总工龙跃这样的行业专家,有像国机精工董事长朱峰、金盘科技董事长李志远、亿道电子总经理钟景维、锦丰科技董事长黄华杰、石埠奶业董事长张祖韬和惠来宝机械董事长王连其等优秀的企业家,更有数万勤恳奋斗在各自岗位上,为国家、为社会、为行业、为家庭贡献力量的机械学子。学院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学校的正确领导、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们的关注与支持以及全体机械学院教职员工的艰苦奋斗。在一代又一代机械人的不懈努力下,如今的机械工程学院,办学层次覆盖本硕博全过程,现拥有1个博士点和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硕士点和4个本科专业,拥有一批教学名师、骨干,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学科发展稳步向前,人才培养硕果累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之际,站在九十华诞新的起点,机械工程学院也迈进了新阶段,踏上新征程,决心继续秉持“勤恳朴诚,厚学致新”的校训和“厚德 致诚 博学 笃行 ”的院训,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主动适应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服务广西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壮美广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教师代表陈勇教授发言 教师代表、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陈勇教授在发言中表示,学院在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院的发展前景充满了希望。学院教职工将继续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目标,以服务社会为宗旨。进一步优化教学团队,提升教学水平,完善实验设施,加强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实施,主动适应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朝着创建“一流学科”、“一流专业”的目标不断迈进,服务广西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壮美广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退休教师代表龙有亮教授发言退休教师代表龙有亮教授深情回忆在机械工程学院工作近40年的美好而难忘的岁月。他表示,学院在办学规模、学科建设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些成绩足以让全院师生和关心学院发展的校友感到骄傲和自豪。机械工程学院争创一流的气魄没有变,学院赋予每个学子的情怀没有变。他勉励在校学子树立远大理想,自立自强,努力成为机械工程学院新一代娇子。学生代表原哲宇发言学生代表原哲宇在发言中感恩学院从本科到硕士阶段对自己的培养,号召广大学子努力学习,掌握本领,争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负学院的栽培,早日回报社会。1943级校友、百岁老人熊天赐,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妇联主席,机制1963届校友卢玉娟,以及数位海外校友纷纷以贺信、贺电和视频等方式,深情回顾了自己在校期间的求学时光和成长历程,大家满载母院赋予的精神和力量奔赴各行各业,奔赴四面八方,为祖国的繁荣、全球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校友们表示,无论走到哪里都心中存有眷恋,取得的成绩和荣誉是母院辉煌的传播和延续。 校友企业、友好合作企业、兄弟院系通过贺礼、贺信和捐赠等方式纷纷表达对我院90华诞的祝福和庆贺。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妇联主席,机械制造及工艺本科专业1963届校友卢玉娟发来贺信1943级校友、百岁老人熊天赐发来祝福视频河南校友马志峰、王高峰、莫振伟、郑道岭、高建立赠花瓶一对玉柴与惠来宝联合捐赠山地拖拉机惠利山牛一部上汽通用五菱捐赠五菱缤果新能源汽车一辆风华正茂庆九秩,踔厉奋发迎百年。大会在全场师生齐唱《广西大学校歌》中闭幕。当天下午,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庆90周年发展论坛、成长论坛和学术论坛同步举行,校友足球赛、气排球赛、乒乓球赛火热开赛,同时安排了校园游览、参观;当晚,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90周年院庆晚会在学校大礼堂举行。

08/24
2023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湖州举办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8月16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湖州南浔区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李骏发表视频致辞,浙江省科协党组成员、秘书长郭寄良,南浔区委常委、副区长陈晓为论坛致辞。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湖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作为2023绿色低碳创新大会的主题活动之一,论坛旨在通过主旨报告、专题演讲、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搭建“高端人才集聚、前沿技术交互”的平台,加快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芯片等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攻关,促进汽车产业链条上下贯通、协同创新与区域合作,建立汽车科技创新生态体系,推动湖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李骏李骏在致辞中指出,在“新四化”技术发展趋势下,汽车正在逐步转变为机械、电子、人工智能、信息通信、交通服务等多产业领域融合的综合性智慧移动空间和运载出行系统。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要打破学科、产业、行业领域的限制,聚力跨界协同与融合,共同打造汽车供应链交叉融合创新生态。“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浙江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郭寄良谈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企业更加需要科技支撑、创新引领。在国家规划和政策指引下,实施创新领航行动,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发挥湖州的产业基础和优势,建设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主导的“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浙江省科协党组成员、秘书长郭寄良“新发展阶段,南浔也在推动本土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要更加发挥南浔的区位优势、人文优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重大机遇,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等新兴产业,着力全方位打造涵盖动力电池、电驱动等核心零部件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陈晓表示。南浔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许哲做南浔区产业推介报告,并面向行业发出邀请,希望专家学者、企业家们发挥智力优势和专业优势,推动高技术成果,高层次人才,高水平项目在南浔落地。揭牌仪式环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江苏大学原副校长陈龙与南浔区政协副主席、区科协主席邱国强共同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湖州会员活动中心”揭牌,汽车学会与湖州将围绕电动化、智能网联、节能减耗等领域,组织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柔性引才、校企行等产学研对接活动,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助力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科技经济深度融合。揭牌仪式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谭建荣做题为《数字转型与数字孪生: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报告。谭建荣表示,汽车智能化要用到数字孪生技术和别的技术相结合来进行有效的智能化转型,根据智能化的不同要求来实现。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与系统集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蔡蔚做《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创新及其产业链的机遇与挑战》主旨报告。蔡蔚提到,电机要与材料、关键零部件融合提高性能,其中,以功率半导体为代表的电驱动核心零部件产业链建设将成为提高电机控制器竞争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广西大学教授陈勇以“双碳背景下的新能源汽车动力驱动系统技术现状与发展”为题做主旨报告。陈勇表示,汽车实现零碳排放取决于一次能源的零碳化。基于我国的能源结构和资源禀赋,需要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低碳动力技术。构型创新、智能网联能量管理和控制技术是未来技术竞争新高地。论坛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助理李顺虎发布新能源汽车领域科技创新成果,覆盖电驱动、动力电池、智能传感器、氢燃料电池底盘系统等多个技术领域。专题演讲环节,长安汽车产品 CEO吴礼军,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动力总成技术总工程师张社民,珠海英搏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驱动系统首席技术官刘宏鑫,无锡星驱科技有限公司发展中心总监吴鹏,清华大学碳中和技术与绿色金融实验室执行秘书长、长三角两山碳中和基金(湖州)联席负责人、宁德时代外部专家李政,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志福等产学研各界代表,从技术趋势、产品设计等多个视角分享了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实践经验和探索成果。

07/15
2023

广西大学首届新能源车辆发展高峰论坛开幕式暨新能源车辆先进动力系统技术论坛成功举办

来源:搜狐新闻

为聚焦国际新能源车辆领域前沿创新技术,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7月7日上午,由广西大学主办,广西大学新能源汽车研究中心(机械工程学院)承办的“广西大学首届新能源车辆发展高峰论坛开幕式暨新能源车辆先进动力系统技术论坛”在君武馆玉林厅成功召开。线下主论坛汇集了多位国内新能源车辆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陈清泉、我校机械工程学院的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陈勇等知名高校专家代表,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钟玉伟等优秀企业专家代表。广西大学常委、副校长肖建庄、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卢婵江及校各院部门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此外,论坛采用“盖世汽车”线上直播形式,吸引在线观看量超7.5万人次。论坛开幕式由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尤晖主持,陈勇教授和黄豪中副院长主持技术论坛。副校长肖建庄致欢迎辞,他简要介绍学校情况和近些年发展取得的成就,并表示广西大学将利用自身基础研究、科技攻关优势,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希望通过此次论坛能够加强学术界和工业界之间的合作。随后,副校长肖建庄代表学校向专家学者颁发广西大学新能源汽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技术委员聘任书。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教授首先作题为“新能源车辆电驱动创新”的论坛报告。他表示高校学者要在宏观的视角下为企业指定方向,利用车路云协同的方式来推动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发展,广大研究人员要具备前瞻性思维,重视人文思想,站在国际全局的角度来把握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钟玉伟围绕“新能源商用动力低碳转型路径研究”作论坛报告,分享了玉柴在商用车领域低碳转型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介绍在“双碳”目标驱动下,玉柴混合动力节油产品的发展路径和应用场景。潘之杰教授指出产业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强调了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的必要性。韩之玉教授介绍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能源转型政策驱动下碳排放的趋势,并强调减少重卡碳排放对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性。胡晓松教授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的三大挑战,并指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的研究热点及方向。高炳钊教授介绍了智能网联车辆预测节能优化技术领域前沿技术。王书翰教授对不同混动技术进行性能对比,并展望未来混动技术的发展方向。最后,机械工程学院陈勇教授以“新能源车辆动力系统研究开发实践”为题作论坛报告,重点介绍齿轮、轴承等关键零部件、两档自动变速器和电驱动系统振动噪声的仿真应用以及动力系统控制的研究。此次论坛展现了广西大学在新能源车辆领域的研究实力和创新风貌,也为我国新能源车辆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术支撑和技术交流平台。论坛的成功举办加强了广西大学与其他高校和企业在新能源车辆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新能源车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机械工程学院将继续发挥自身在新能源车辆领域的优势,为我国绿色出行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04/23
2023

【走进东风科技周】陈勇:降本增效 永葆先进实力

来源:汽车评价

4月10日,2023东风汽车品牌春季发布会暨第七届科技创新周在武汉开幕,东风汽车发布了东风新能源跃迁成果及东风量子智能模块化架构,马赫E新能源动力品牌和东风氢舟氢动力品牌,全面布局推进各种动力类型。4月12日,汽车评价研究院携中国汽车企业创新指数专家团成员调研东风,与研发中心相关领导就各项核心技术进行了深入研讨。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广西大学新能源汽车研究中心主任,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陈勇作为专家团成员,深度调研过东风之后,对成果给予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广西大学新能源汽车研究中心主任,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陈勇雄厚基础不惧未来挑战我是做技术研发出身,主要研究自动变速器。在行业里摸爬滚打了20几年,对东风比较了解,但今天再次来到东风,看到这些研发成果还是颇为震惊—— “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不仅是一句口号、一块条幅,而是东风人在扎扎实实地践行。东风在基础科学和基础应用方面的研究,值得很多企业学习。首先是固态电池方面的研究,东风是目前少见的能够实现固态电池自主研究的OEM之一,且已经有半固态电池应用在量产车型上。东风自研的新一代高比能固态电芯能量密度达405Wh/kg,整车续航超过1000公里,示范运营车已经累计超过100万公里。由此看来,东风做的非常全面细致,但通过今天的走访调研,我建议下一步还需要在设备上增加投入。其次,东风的零碳燃料氢发动机,目前看,样机的热效率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达到45.18%,在国内占据绝对优势。第三,是乘用车和商用车的共平台研发,这也是东风的一大特色,这也说明东风的研发基础足够牢靠,方能在同一平台上,支持多种类型车型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效率,也能够实现更好的成本控制。我觉得东风已经为未来5年、10年甚至15年的发展奠定了一个雄厚基础。技术降本永葆先进动力对于4档混动变速器,目前应该是行业标杆地位,但我建议可以分平台化推进。在乘用车领域,可以采用4档。但在商用车领域,由于我们整体上与国际先进存在差距,在商用车AMT刚刚成熟之时,又要同步推进纯电动和混动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技术融合,双电机AMT是相对比较优越的方案之一,动力性、经济性都能够得到提升,同时也能有效降低成本。与竞品相比,我觉得东风应该发挥技术降本的优势。一直以来,我觉得无论是国家政策层面,还是企业战略层面,对纯电驱动和混合动力的低成本化强调是不够的。但这对每一家公司都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看起来从500元到300元的降本微不足道,但一旦上量之后,这个降本是非常可观的。事实上,采用双电机方案,也能将扭矩转速和转速差控制到一定范围内,冲击就可以快速的结合。所以,从成本角度考虑,我觉得纯电动车的两档化一定会在一定时期成为一种潮流,而两档化的时候核心还是低成本化。对于降本,必须同步开发、工艺设计、工厂设计、采购、试验试制一起做。一直以来,国内企业的试制水平其实不低,供应商能力也没问题,但依然会在试制环节出现很多问题,如果不推行同步开发推进,则很难判断这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到底是设计之初的考虑不周还是试制过程出现管控问题。为了减少没必要的试错过程,提升效率,现在很多OEM都在使用半模拟实验室、环境仓等,这一点,东风的实践成果值得肯定。通过半模拟,把关键零部件、电机、电控等一些参数直接输入,完成模拟实验,有效将硬件软件结合,极大提高了效率。我认为半模拟实验室的发展应该会很快在国内普及开来,把台架、环境仓、模拟实验室有效结果,通过数据模拟,完成曾经那些耗时长、耗资高的实验,对于缩短研发周期、提升生产效率、快速响应市场、应对竞争都具有相当意义。希望东风能够在巩固已有优势的同时,不断深化再创新,永葆先进竞争力。

04/19
2023

中国汽车企业创新指数专家走进东风汽车第七届科技创新周

来源:新华网

4月10日,2023东风汽车品牌春季发布会暨第七届科技创新周在武汉开幕,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风公司)发布了东风新能源跃迁成果及东风量子智能电动模块化架构、马赫E新能源动力品牌和东风氢舟氢动力品牌,全面布局推进各种动力类型。4月12日,东风汽车第七届科技创新周期间,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李庆文,中发联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徐向阳,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教育部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与系统集成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蔡蔚,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广西大学新能源汽车研究中心主任、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陈勇,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创新发展政策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科技体制组组长张赤东,地平线生态发展与战略规划副总裁李星宇,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CEO于骞等一行人,莅临参观东风科技展,深入调研了东风公司技术中心,并与东风公司副总工程师,技术中心主任、党委书记谈民强,东风公司战略规划与科技发展部副总经理吕海涛,东风公司战略规划与科技发展部副总经理张雁军,东风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党委副书记杨彦鼎,东风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宋景良,东风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史建鹏等进行了深度沟通。专家团倾听了东风公司战略规划与科技发展部副总经理张雁军关于东风三大电动平台、东风马赫品牌的技术创新,东风氢舟氢动力品牌的规划,以及关于全国首个全新一代中央集中式SOA电子电气架构等的详细讲解后,对东风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给予了极大地肯定。据张雁军介绍,东风正在推进“转型升级三年行动”,目标是到2024年,东风自主乘用车主力品牌全新车型要实现100%电动化,到2025年,东风自主乘用车与合资品牌的销量比要实现1:1,即各20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的销量占自主品牌的50%,占自主乘用车品牌的70%。在新能源方面,未来3年还会有500亿的投入,包括在数字化、软件和材料等方面,实现东风整个业务的提高。解码1:战略布局清晰,奠定厚积薄发实力东风公司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道路上,一直坚持乘商并举,混合动力与纯电驱动并重的战略布局。在参观完东风技术中心,听过讲解后,中发联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航对东风的战略布局给予了肯定,他认为,“发展新能源,不能一直依靠补贴,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混合动力是能够实现盈利的。而东风一直坚持的纯电驱动和混合动力并驾齐驱的战略布局是非常清晰的,且具备可持续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对此表示赞同,他表示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做好产品布局显得十分关键。“东风无论是在技术研发储备上,还是产品布局上,都做了大量前瞻性的工作,足以支撑下一步产业的发展。”他评价东风公司是具备厚积薄发实力的。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教育部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与系统集成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蔡蔚,对东风公司在轮毂电机方面的前瞻布局给予了赞许,“在其他企业还在讨论是否要上的时候,东风已经率先完成了产品公告报批,比我想象得提早了三年。”他说,“我非常期待东风不仅是中国第一个量产轮毂电机驱动的电动车车企,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量产的。”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广西大学新能源汽车研究中心主任、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陈勇认为,东风公司的研发布局是具有全局观和务实性的,坚持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多年来坚持基础应用、基础材料的研发,将乘用车、商用车的平台有机结合,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地平线生态发展与战略规划副总裁李星宇用“受震撼”来形容此次的东风之行,尤其是在硬件层面,从底盘、材料、动力到整体的架构再到产品规划,都“非常强大”,而“这种强大,是一个老牌车企深厚技术底蕴的体现,更是其战略布局的结果。”同时,他也建议,对于智能化的布局,“全栈自研不如全栈可控”,当前的软件开发模式倒逼生产关系发生了改变,过去简单的买卖关系已经转变为深度协作的关系,“才能实现1+1>2的整体优势。”解码2:核心技术支撑,铸就行业标杆地位在本届科技周上发布的东风量子架构、马赫E电驱电池补能的三大产品平台、尤其是四档混动电驱动等,受到了与会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徐向阳同样用“非常震撼”作为对此次东风之行的总结,“印象最深的就是东风的研发体系建设”,他说,“一是硬件仿真系统,东风这套硬件仿真体系是目前为止我见过的最全面完整的,堪比航空系统,尤其是可以远程操作,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和成本。”第二是东风在材料科学领域40多年的深耕,为各项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没有这样的积累,东风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跃迁。”第三,马赫动力平台具备兼容节能、混动和纯电等不同的驱动类型的能力,4档混动电驱动更是“行业内混动变速器档位最高的,极大提升了动力性和增益性,称得上‘行业标杆’。针对四档混动电驱动,徐向阳特别提到这几乎是“把混动变速器做到了极致”,对于四挡混动电驱动的发展,他建议“后续可以在串并联层面和整车架构的角度,进一步深化构型的创新”,此外,对于混合动力产品,个性化的驾驶模式和能量管理策略也可以作为未来创新的方向。第四,在“卡脖子”的芯片方面,东风也有布局,全新一代SOA平台的推出,是电动系统非常重大的创新,实现了自主可控。第五,乘用车商用车新能源化的并驾齐驱,在多个平台上同步推进,没有出现任何短板,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在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CEO于骞看来,通过软件迭代升级把硬件的价值发挥出来是智能化时代的一个根本性变化,这可能会创造出新的物种,对用户体验也是巨大的提升。所以,谁能够掌握软硬件的OTA不断升级,让软硬件的使用体验不断提升,谁就能占据未来市场竞争的关键地位。东风全新一代的SOA平台,是具备这个潜力的。解码3:创新能力保障,实现转型升级发展东风公司一直秉承着开放合作的理念,与合作伙伴携手共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生态,在新的发展阶段和竞争格局下,努力抓住创新的关键变量。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创新发展政策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科技体制组组长张赤东对于东风的创新能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东风公司技术中心能够从集团层面,把技术体系、技术脉络、技术框架有机组织构建起来,这对整个东风公司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他建议,要通过“技术能力推动创新能力”,来应对这场汽车革命,在这一轮的洗牌中,在新的创新规律下,把握技术定位和技术管理规则,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出作用。最后,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李庆文用四个“重新认识”和五点“解码”,总结了对东风公司跃迁之路的看法。第一,重新认识东风公司的创新能力。具体表现,首先,东风多年来一直坚持自主创新,在关键技术领域能够实现突破;其次,具备系统集成、体系创新能力,有效提高效率缩减成本;第三,创新本身也在不断积累生长,能够实现对不同代际、不同品类产品、技术的不断更新输出。第二,重新认识东风公司的扎实实力。主要表现:一是战略实力;二是基础研发和长期奋斗的实力;三是前瞻技术创新发展的实力,这考验的是对市场和产品的洞察力,东风公司在这方面实力扎实;四是人才实力,尤其是创新研发的人才实力,形成了稳定的梯队。第三,重新认识东风公司的转型爆发力。东风已经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一是新产品推出的爆发力阶段;二是自主研发成果进入到转化的爆发力阶段;三是通过技术爆发创造价值、创造收益的阶段。第四,重新认识东风公司开发协同的创新能力。首先是在技术层面全面积极地协作开放;其次是跨界协同创新的态度真诚,方式灵活多样;第三是已经从引进技术产品转化为输出技术产品阶段。李庆文将东风公司科技创新“跃迁行动”的五个解码总结为,一是战略层面对自主创新的坚定信念;二是稳定的研发体系;三是具备领导力的研发领军人物;四是大胆启用发挥青年科技人才的作用,在东风公司技术中心中,80后90后的技术带头人占比很大;五是认知观念转变快,积极拥抱新技术新产品。对于专家团成员的评价和建议,东风公司副总工程师,技术中心主任、党委书记谈民强表示受益匪浅,他指出,东风公司将一如既往地深化自主、开放合作,加强并深化体系能力的建设和优化改革,同时注重人才干部的培育。

工作经历

1990.04  -- 2008.05    日本日产汽车自动变速器公司技术中心  高级技术专家
2008.06  -- 2015.09    吉利汽车研究院  副院长,总工程师
2015.10  -- 2022.02    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导;河北工业大学新能源汽车研究中心主任  
2022.03  -- 至今    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广西大学新能源汽车研究中心主任,广西大学君武学者(C岗)  

工作业绩

1990年开始在日本日产汽车JATCO公司工作18年期间,作为高级技术专家承担和负责轿车自动变速器和无级变速器传动系统十余项研发项目 2008年回国后历任吉利汽车研究院副院长、吉利动力总成研究院副院长、资深总工程师,主管吉利汽车乘用车变速器研发和整车CAE与试制工作,成功负责开发出6挡手动变速器、7挡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和混合动力7挡自动变速器大批量投放市场,完成了多项吉利汽车整车和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研发项目


科研项目

2006.12   -- 2010.01    6档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开发,国家863课题,项目主持人
2011.09   -- 2014.07    面向国4以上排放法规的熊猫汽车节能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主持人
2019.01   -- 2021.12    新能源汽车动力传动系统与车身安全关键技术研究,河北省全职引进高端人才项目,主持人
2019.06   -- 2021.12    吉利电动汽车增程器关键技术研发,宁波市2025重大科技专项项目,主持人
2019.12   -- 2022.11    新能源汽车高速传动系统关键零部件模拟制造技术及应用研究,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战略重点研发计划,主持人
2018.05   -- 2020.12    基于中国工况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优化匹配研究及验证分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任务负责人
2017.07   -- 2021.12    高性能高可靠轻量化电机技术及产业化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任务负责人
2017.07   -- 2021.06    高性能低能耗纯电动轿车底盘及整车开发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骨干参与
2018.11   -- 2020.08    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LNG重卡合作项目可行性及实施规划研究项目,主持人
2019.07   -- 2021.07    石钢、德国20Mn_CrS5齿轮钢热处理工艺优化与_疲劳性能对标国际合作项目,主持人
2019.07   -- 2021.07    石钢、德国、兴澄20MnCrS5钢FZG齿轮疲_劳点蚀和胶合对标试验项目,主持人
2019.01   -- 2021.06    宇通汽车插电式XCVT电驱动总成清洁度提升和润滑油参数优化,主持人
2016.02   -- 2018.02    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性能相关技术研究,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主持人
2017.11   -- 2018.11    国内传统变速器的现状分析及未来预测,日本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主持人
2017.11   -- 2018.11    EV用2挡变速器的技术现状及未来预测研究,日本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主持人

学术任职

天津市汽车工程学会 副理事长
天津市机械工程学会 理事
天津市汽车传动与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 常务副主任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齿轮技术分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越野车分会 委员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仿真技术产业分会专家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齿轮协会 特别顾问
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中国新能源汽车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60/SC2/WG 委员
《机械传动》杂志 副理事长
《Automotive Innovation》 编委

获奖信息

2018年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2019年获得中国发明协会第十一届“发明创业奖·人物奖”
2019年获得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20年获得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21年领衔开发的“电动汽车自动变速器模块系统”获得第48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