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账号
密码
登录
登录
温馨提示
asdjnhadkbnasondoasnlksnm
确定

院士介绍

夏志杰

夏志杰,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专家,江苏省五一劳动荣誉奖章获得者,东南大学教授。他长期从事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装备智能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建立了工业互联网的框架体系,提出了非同位系统控制理论、复杂制造系统的数据融合理论、装备故障诊断与预测方法,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成果。夏志杰教授积极承担国家建设中的关键技术攻关,主持完成了多个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累计项目经费超过1.75亿。

  • 活动动态
  • 个人简介
  • 学术成果
01/12
2024

国际大学生创客马拉松大赛“决战”南京

来源:中国江苏网

1月7日,智创世界,赋能未来——EduHacks2023国际大学生创客马拉松大赛全球总决赛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圆满落幕。本届大赛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和黑咖创客(HackHub)联合举办,自2023年10月12日正式开启报名通道以来,共有来自复旦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的2800名学生报名参赛,海内外双赛道共提交作品615件。海内外赛道胜出的四强选手,在总决赛的赛场上通过网络连线开展了激烈比拼。东南大学“步虚此行”团队凭借“HEX VR全向跑步机”项目,获得本次大赛特等奖,奖金30000元。此外,西北工业大学WMJ2团队、美国华盛顿大学LookLoud.AI团队和Organic Translator团队获得一等奖,奖金10000元。大赛闭幕式暨颁奖仪式于北京时间1月7日上午10时30分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盛大举行。“南航金城学院通过举办EduHacks2023国际大学生创客马拉松大赛,为师生搭建创新实践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大赛国内组委会主任、南航金城学院校长陈旭说。大赛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东南大学教授夏志杰在致辞中赞扬青年创客们用智慧和拼搏,赛出创意、赛出思想、赛出水平。他相信南航金城学院能够以这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理念、新平台,为科技创新领域输送更多优质人才。“南航金城学院能够成功承办如此规模宏大、高层次、高水平的国际赛事,展现了学校的办学实力、资源整合能力和高效的管理能力,为社会输送技术、输送人才,对高等教育产教融合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大赛专家委员会总指导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谭建荣表示,相信通过本届大赛的平台,可以激发更多年轻人的创新潜能,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跨界融合能力的优秀人才。借助本次大赛的契机,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嘉宾共同启动国际大学生创客全球合伙人计划,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创新创业团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让创客拼搏、求精、创造、服务的精神一直传承下去。(通讯员 虞华 记者 王晶卉)

12/24
2023

南航金城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联合举办“产教融合赋能数智制造人才培养论坛”

来源:南航金城信息工程学院

南航金城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联合举办“产教融合赋能数智制造人才培养论坛”加强四链融合,赋能产业升级12月14日下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和信息工程学院联合举办了“产教融合赋能数智制造人才培养论坛”。论坛旨在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促进企业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精准对接、要素全方位融合,构建数字化、智能化制造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莅临现场的嘉宾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江苏省高档数控机床及成套装备创新中心主任、东南大学教授夏志杰,南京强思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宏翔,南京云创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鹏,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校长胡福年,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工学院院长尤凤翔,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曲维光,皖江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朱天宇,太仓港经济开发区科技局局长王炜刚,南京市低碳城市建设管理中心张瀚部长,南京励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家乐。出席论坛的学校领导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校长陈旭、副校长王萌、副校长伍建波。另外还有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劳士领汽车配件(昆山)有限公司等十八家校企合作单位代表、39名杰出校友代表以及400多名师生代表参加本次活动。活动伊始,陈旭首先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了祝贺。陈旭高度认可此次论坛对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起到的积极意义,肯定了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一致性以及深化合作交流的必要性。他希望,产教融合要做到实处,充分发挥校、企的优势力量,共同促进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最终实现互利共赢。我校联合二十三家高校和企业单位成立了“数智制造产教融合联盟”,论坛现场,联盟成员单位的代表依次登台进行了联盟成立的签约。联盟以“校企合作、跨界融合、创新共赢”为目标,以联合培养企业所需技术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和为企业、企业家服务为宗旨,并将不断探索企业参与大学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探索校企联合攻关、联合创新、联合科研的新途径、新方法,建立平台,开展服务,促进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企—企交流和行业信息的互通,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现场校领导和机自学院、信工学院领导与企业代表共同为六个校企共建实验室揭牌。校企共建实验室的建立,是对校企合作新模式的一次有力探索,对于发挥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导向与支撑作用,促进企业与院校共同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体系,实现企业与院校资源共享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陈旭在论坛现场为我校2023年度省产业教授和七位来自数智制造领域的专家学者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任证书。兼职教授的聘任,有利于学校更好地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校与企业和社会的信息流动,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实现人才资源共享。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最终的落脚点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成果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毕业校友的发展水平。在金城学院几十年的办学历程中,涌现了大批优秀的校友。为联络广大校友,架起校友和母校之间的沟通桥梁,机自与信工学院率先建立了金城学院校友会分会。王萌、伍建波和八位杰出校友代表共同登台参与了校友会的成立仪式。在校友会成立之际,南京励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家乐作为校友代表致辞。吴家乐校友首先感谢了母校的邀请,并深表荣幸。他结合个人的求学经历与创业经历,总结了“坚持兴趣,努力实践”的成功经验,并对母校“数智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专业对接产业,构筑技术平台”的宝贵建议。在感激母校培养的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校友会未来凝聚八方校友的期待。论坛当日,邀请了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江苏省高档数控机床及成套装备创新中心主任、东南大学夏志杰教授,南京强思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丁宏翔董事长和南京云创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刘鹏董事长分别针对“机器人的发展与关键技术”,“数字孪生驱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引领未来”展开了主旨演讲。三位专家对行业发展的认识高屋建瓴,对前沿科技局势洞若观火,带领在场师生走到了科技的最前端。论坛的成功举办既是学校产教融合发展和数智人才培养工作的一篇阶段性的“总结稿”,也是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幕词”。学校将进一步落实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体系的建设,提高企业与院校人才、智力、信息、资源的共享水平,为学校教育和企业发展赋能,推动学校、企业、行业、区域的协同发展与共赢。转自:南航金城学院排版:叶峙辰责编:吴苏审核:吴予萌、夏云梅

12/23
2023

“机器智能 装备未来” 第四届天津机器人大会召开

来源: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12月16日,由天津市机器人产业协会、天津市机器人学会主办的第四届天津机器人大会在团泊湖酒店开幕。本届大会主题为“机器智能,装备未来”,设有“机器人+产业”邀请报告、京津冀机器人协调发展高峰论坛、“未来‘机器人+’何去何从?”圆桌对话、机器人专业展览等特色活动。大会主旨报告环节,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夏志杰、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秘书长宋晓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赵杰、新奥集团技术委员会联席主席汤青、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伟分别做了精彩的主旨报告,令与会代表享受了“机器智能,装备未来”的知识盛宴。高峰论坛中,天津市机器人产业协会、北京智能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河北省机器人产业联盟三地行业组织邀集企业家代表共同探讨我市及京津冀地区机器人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圆桌对话上,基金委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刘进长、天津大学黄田教授、南开大学方勇纯教授、清华大学刘莉教授与新智感知总经理王帅宇、朗誉科技董事长任志勇、福莱迪总经理朱奎峰,在天津市机器人产业协会前会长王金涛博士的主持下,交流了机器人未来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前景。京津冀机器人协调发展高峰论坛会上,天津市机器人产业协会、北京智能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河北省机器人产业联盟共同发布了《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协同发展倡议书》。(学会学术部 市机器人学会)

12/01
2023

丰县举行2023第二届江苏丰县国际智能制造发展大会

来源:信息新报

11月17日,2023第二届江苏·丰县国际智能制造发展大会隆重举行,大会邀请众多行业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翘楚,围绕智能制造产业未来发展进行深入探讨交流,通过推进互联互通、务实合作,实现联动发展,促进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县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昌坤参加会议并致辞。张昌坤在致辞中代表丰县县委、县政府、丰县经开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丰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诚挚欢迎和衷心感谢。张昌坤指出,近年来,丰县坚持“聚力产业兴县、建设和美城乡”发展目标,立足产业基础及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持续扩大科技创新投入,智能装备与机械制造产业有了质的变化,构建了以开发区智能装备产业园为核心,欢口机械制造产业园、华山丰华智能设备产业园、首羨荣羨工业园等园区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目前,丰县智能装备与机械制造产业已培育壮大胜海、冠华、埃比西斯、江煤科技等一批领军企业,招引落地觅科激光、雷鸣机床、成海数控设备等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链主企业,现已基本形成集产品研发、核心生产、关联产品流通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丰县智能制造产业的加速集聚态势已经形成,正持续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科技化不断发展和迈进。衷心希望各位专家教授、企业家朋友多为丰县智能装备与机械制造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传经送宝,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带动新发展、开启新未来。也期待与更多有实力、想创业、有技术的企业携起手来、共享机遇、澎湃前行,共同开创智能装备与机械制造产业更加美好的明天。俄罗斯外籍院士、温州大学副校长薛伟,俄罗斯工程院院士、江苏省智能装备产业联盟秘书长夏志杰,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虞行国,南汽集团研究高级工程师顾宗平四位专家学者分别以“先进激光制造技术与智能装备”“数控机床关键技术与行业发展”“集产业链特色,再创专精特新”“航空结构件智能制造与数控机床高效加工”等为内容做了主题宣讲。南京新浙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潭印书、南京元利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袁旎围绕“精密零部件制造高端装备之关键技术落实方案”“元利机床发展史”做了深入的交流与分享。汇聚各方智慧,推动制造升级。大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加强了技术交流,助力产业链各环节携手并肩探索智能制造新模式,为繁荣智能制造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来源:丰县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10/25
2023

助力智能传感与物联应用的双向奔赴,中国传感产业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来源:感知芯视界

10月20日,2023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无锡盛大开幕。物博会重点聚焦新基建、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车联网与数字生活、智能传感器等方向,围绕物联网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的最新成果及最前沿的发展动态,打造专而精的展示平台,持续塑造物联网行业发展风向标。其中,智能传感器展馆作为重头戏之一,由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牵头组织智能传感器主题馆,吸引了超100家细分领域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参展,不仅有全球巨头,也有本土知名智能传感企业,全面展示3D视觉传感器、4D激光雷达、高光谱MEMS、薄膜压力传感器等创新成果,深度契合无锡“一感两网”的创新发展战略。20日下午,在物博会同期举办“中国传感器产业发展论坛”,围绕先进感知与物联网技术,解析当前发展重心,探索未来发展趋势。论坛由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主办,无锡高新区太湖湾科创城、无锡市物联网产业协会、深圳市智能传感行业协会、上海市物联网产业协会协办,得到了无锡微纳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支持,上海矽知科技承办。现场重磅嘉宾齐聚,演讲深度与广度并存,引发热烈反响。本次活动由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朱佳骐主持。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 朱佳骐论坛现场,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管理办公室主任阙尧尧致辞,他表示无锡高新区太湖湾科创城正重点打造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和以光子产业为先行的未来产业。在物联网领域,深度聚焦产业发展优势,已初步形成了覆盖感知类、传输类、应用类以及智能硬件类等较为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培育了一批具有行业竞争力的骨干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前不久,以太湖湾科创城为主体申报的“无锡高新区(新吴区)物联网MEMS传感器产业集群”成功获得了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认定。未来将继续抢抓机遇,夯实产业发展优势,深化产学研合作,聚力打造创新要素集聚、创业活力迸发、产业结构高端、城市魅力彰显的世界级湖湾创新都会。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管理办公室主任 阙尧尧随后,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常务副秘书长倪小龙表示发表致辞称,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端集成和综合应用的体现,传感器作为物联网的核心部分之一,无锡是物联网发展的示范区,也是传感器发展的高地,在技术创新、深度应用方面走在前列。联盟在工信部指导和支持下成立,拥有超1000余家会员,在展会现场。联盟设立展台、举办论坛,与无锡物博会深度合作,将共同推动无锡乃至整个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 常务副秘书长 倪小龙论坛期间还举办了“战略合作签约协议”,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上海市物联网行业协会以及深圳市智能传感行业协会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协议。今后,三方将依托各自的地区优势展开合作,推进中国各地区物联网产业间深度融合。随后,新华三集团与TE Connectivity也进行现场签约,双方立足各自发展领域,结合技术优势和能力资源展开战略合作,共同孵化面向石油天然气、化工、轨道交通、能源、矿山,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工业场景的新型工业传感器产品及联合解决方案,并围绕共创成果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演讲环节,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东南大学教授、江苏省高档数控机床及成套装备创新中心主任夏志杰现场分享《智能传感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他表示,中国传感器已经形成完备的产业链,出货量口径较高,但中低端产品占90%,传感器芯片等核心技术高度缺乏,与国外有10年多的差距。当前,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有赖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因此,传感器的发展迫在眉睫。目前,创新中心依托人工智能和传感器融合,在数字孪生、数控机床、太阳能、刀具磨损检测、大跨桥梁、超高层建筑、大型综合体等多领域实现创新应用。他表示,今后,传感器将向新材料、新工艺、集成化、低功耗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传感器企业也将在这些方面重点发力。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东南大学教授、江苏省高档数控机床及成套装备创新中心 夏志杰新华三集团工业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刘赞,在现场带来题为《六重连接,实现物联感知到价值流动的闭环》的精彩演讲,作为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专家,新华三分享了工业互联网与传感器的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他认为,工业互联网已经从原有的单点发展向更广的范围发展。移动互联、智能网联和工业互联已成为不可逆的发展趋势,这是各类企业提质增效和升维的重要手段。而这一切的开始就是传感器,他预言,未来十年传感器将百花齐放,伴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不断壮大。而新华三将继续努力为客户创造连接,连接设备、数据、信息、安全、生态和服务,最终构成从感知到价值的生态闭环。新华三集团工业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院长 刘赞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产业合作总监姚鹏分享了《智能传感器产业生态建设》,详细阐述了介绍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半导体产业兴起、MEMS应用深化,全球传感器产业链的变化,以及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建设为打造传感器产业链做出的建设性工作。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在侧面代表当前我国传感器产业创新的最高水平,不断面向智能传感器设计、材料、制造、设备、封装、测试等产业链上的大中小型企业提供关键共性技术支撑平台。借本次世界物博会,也将与无锡本地产业加强联动,推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间携手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提升集群创新能力、品牌效应、开放合作水平。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产业合作总监姚鹏TE Connectivity传感器事业部亚太区销售与市场总经理BW Tan带来了《未来感知——由我先知——多品类智能传感器共建万物互联生态》的主题演讲。传感器作为整个物联网的感知底层,TE自有9大类,32子类的核心传感技术。包括工业状态监测、机器人、微创设备、呼吸管理及改善设备、电动马达和电动动力总成等多种关键应用。传感技术作为智能未来的重要起点,在各行各业掀起智能化变革,传感器作为万物互联的重要基础,TE将不断努力,打造高精确、高可靠、高性能、高品质的创新传感器解决方案。中国市场一直都是TE传感事业部最重视的战略市场之一,为此,TE也在不断夯实在中国的本土化,借此次物博会,TE也将进一步分享与推广先进的物联网与感知技术,不断实现创新。TE Connectivity传感器事业部 亚太区销售与市场总经理BW Tan随后,德鲁克中国区总经理范凯带来了《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在极端严苛条件下的应用》的分享。作为压力传感器的专家,德鲁克为全球各地严苛环境中的压力测量应用提供专业、可靠的高性能解决方案。鲁克拥有完整硅制程能力,可以从源头起精准保障产品高质量交付,压力传感器产品已经广泛应用在高铁、航空、汽车等重点发展的行业,业务遍及全球逾70个国家。德鲁克中国区总经理范凯安徽北方微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MEMS工艺副总师张胜兵带来《先进MEMS微纳制造技术方案》的专题分享,微纳技术符合当前传感器小型化的发展应用趋势,今年上半年,先进微纳工艺制造平台及6寸MEMS中试线完成设备装调,能够为MEMS、太赫兹器件、CMOS等领域提供优质服务,在集成电路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集成电路无法持续地满足终端领域日益变化的需求,因此,基于MEMS芯片技术的集成电路具有低功耗、速度快、可靠性高等优点,将为智能制造、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带来突破。安徽北方微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MEMS工艺副总师张胜兵南京高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维平在现场分享《高性能传感器及网络系统研制及应用》,传感器是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作为一家锚定高可靠性传感器和传感器网络系统的上市企业,高华科技在传感器设计、封装与测试、传感器网络系统方面,技术积累深厚,产品获得大量客户认可。未来,高华也将在新的时代下,在物联网行业发展的东风下,成为多个细分行业的“排头兵”。南京高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维平杭州麦乐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吕晶带来《国内传感器产业发展现状、中高端传感器国产化》的专题演讲,随着物联网市场的全面爆发,国内市场对传感器的需求不断增长。十几年前,中国中高端传感器几乎全部进口,而如今中国自研已经已经突破10%以上,从4%到10%,大约用了6年时间,在重重困难中取得了成绩。麦乐克专业从事敏感元件、传感器及应用解决方案,一直不断探索应用,研发制造高性能的传感模块和解决方案,站在新的起点,以技术创新推动产品进步,推动中国传感器提升自研能力,向中高端迈进。杭州麦乐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吕晶上海共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龚黎泉带来《打造全国首家传感器封装测试量产服务商》的专题分享。当前,传感器智能化、车规应用已经成为重点布局与趋势,共进微电子一直专注在智能传感器和汽车电子芯片领域的先进封装测试业务,是全国首家传感器封装测试量产服务商。目前汽车电子芯片测试业务已覆盖磁传感器,IMU六轴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等,生产线已经实现24小时运行,预计本年底实现封装产线的量产。作为联盟的会员单位,共进微也将紧随物联网发展热潮,推动传感器产业进步。上海共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龚黎泉上海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企业战略与中心市场高级总监陈俊带来了《传感器的未来与未来的传感器》,他表示,消费电子、汽车是传感器发展的重要领域,为传感器带来了更大的智能化发展空间,传感器需要测试的数据也更多、更精准。矽睿认为,未来,健康生活、新交互、智能连接等领域都将是巨大的发展市场。集成与智能,就是传感器未来的发展趋势。矽睿作为传感器技术平台公司,正在与高校深度合作,同时推进AI等智能化手段与传感器融合,将为市场带来不同类型的、更加智能的传感器产品和模组。上海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科技企业战略与中心市场高级总监 陈俊深圳市海普纳米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黄锦标在《全球高光谱成像技术引领者》演讲中分享了全新的技术,融合当前发展中的AI技术,符合传感器智能化趋势,将AI融入高光谱MEMS,是全球唯一一家实现高光谱MEMS量产的厂家。在追赶智能化趋势的同时,海普纳米也不断推进传感器向芯片化、成本低、体积小的方向发展,目前产品可达到0.1纳米级别,希望以4D超感知,实现万物皆可测。深圳市海普纳米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黄锦标在物博会的四天时间里,B3馆智能传感器主题馆有100多家国内外龙头企业携最新传感技术和产品亮相,展示智能传感在万物互联时代的核心影响力,期待企业家们在物博会期间畅谈交流,合作共赢!

10/22
2023

吴中区院士工作站签约

来源:吴中科技

10月20日苏州双祺院士工作站签约暨东南大学&苏州双祺智能装卸机器人合作研发基地揭牌仪式在吴中高新区举行!吴中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再添新动能!俄罗斯工程院副院长、院士姜·瓦列里·阿纳托利耶维奇,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夏志杰,俄罗斯工程院中国中心总干事丁志峰;苏州市科技局副局长顾万勇,吴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吴中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伟,吴中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姚静,吴中区科技局局长沈志华;苏州双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商积童以及吴中区、吴中高新区相关领导参加活动。现场致辞顾万勇表示近年来,苏州机器人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产业生态渐趋优化,形成了覆盖上游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中游机器人本体制造、下游集成应用的较为完整产业体系,有力支撑了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吴中区把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下大力气来抓,在全力服务制造强国建设中持续打造“全国机器人产业创新集群第一区”,崛起成为全国机器人产业新高地。苏州双祺一直以来非常重视与优秀科研院所进行合作,这次也是首次与行业专家进行合作,希望企业能够以技术求发展,以科技促创新,实现校企强强联手,坚持“产学研”发展的道路,全面提升公司技术水平,研发实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姚静表示近年来,吴中坚持“产业强区、创新引领”发展战略,积极打造“3+3+3”现代产业创新集群,持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吴中高新区作为区内“科技+人才”的核心承载地,以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为抓手,大力发展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加快构建产业生态体系,探索发展新模式,积极引育海外人才、孵化项目,取得了良好成绩。希望双方组建的研发团队,加快推进智能装卸机器人的研发及产业化,为吴中区打造全国机器人产业集群第一区添砖加瓦。吴中高新区将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做好配合协调,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更优的配套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姜·瓦列里·阿纳托利耶维奇表示俄罗斯工程院在物理、化学、生物基础学科方面都有很强的科研能力,我们会不断发挥科学家资源,积极应用到科学研发当中,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信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在人才交流、科技创新方面展开深入合作,俄罗斯工程院与苏州双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有很大的合作前景。丁志峰表示本次会议契合了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展愿景,符合中俄双方在经济、商贸、科技、文化等多领域交流与合作。近年来,中俄专家共同建设合作平台,共同举办专业论坛及研讨会活动,共同申请申报一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引导院士和企业精准匹配,建立院士合作工作站、新型研发机构等,构建创新联合体。本次合作也离不开吴中区政府大力支持,我们将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方面继续加强合作,打造中俄合作苏州范本。商积童表示双祺立志成为一家高端装备研发制造企业,深耕智能装卸设备,做精做专、做大做强,成为中国制造的世界品牌。此次智能装卸机器人产品研发落地、成功投入市场后将解决诸多行业装卸货由于人口老龄化导致的用工难、成本高、效率低、安全隐患等众多难题,提升装卸工作从业人员的幸福指数,为增进民生福祉、助推社会进步、为国家提倡践行的共同富裕贡献双祺的一份力量。揭牌仪式东南大学&苏州双祺智能装卸机器人合作研发基地揭牌。签约仪式“苏州双祺院士工作站”签约。活动开始前,与会嘉宾们还参观了企业厂房,并听取了企业负责人关于主要产品、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等内容的介绍。下一步,区科技局将持续推动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完善协同创新和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广,助力吴中全力打造“全国机器人产业集群第一区”。素材来源:吴中高新区发布

10/20
2023

苏创联名院名所智能制造成果转化与投资新吴论坛举行

来源:无锡科协

10月18日,苏创联名院名所智能制造成果转化与投资新吴论坛举行。省科协二级巡视员、国际部部长、海智办主任吕家勇,无锡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新吴区委副书记、区长章金伟,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黄丽侠,副主席王镇,日本华侨华人高端科技商协会会长、日本华侨华人博士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协海智计划特聘专家赵凤济等出席活动。        论坛上,吕家勇、黄丽侠为苏创联智能制造专委会联席主席夏志杰、张琦、赵凤济、诸春华、余晨娴、张志勇、董晓军、骆敏舟、刘晓军颁牌。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东南大学教授、江苏省高档数控机床与成套装备创新中心主任夏志杰担任专委会首任主席。活动中还进行了《无锡高新区投资发展环境》推介,东南大学为鸿山科创园挂牌“东南大学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此次论坛还邀请普世科技、江苏欧软信息科技等5家单位进行项目推介,邀请日本华侨华人高端科技商协会会长赵凤济,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院长栾小丽等围绕“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创新与国际人才合作”,分享交流各自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最新成果和经验。通过分享经验和观点,参会者们深入了解了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同时也为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智能制造的升级和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新吴区智能制造领域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也为无锡高新区(新吴区)乃至全国的制造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向。

09/23
2023

数字赋能 智造美好!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机电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来源:安徽社会组织动态

9月21日,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机电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指导,中国机电产品流通协会、安徽省机电行业协会主办,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安徽省软件行业协会、安徽口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中国机电产品交易网、长三角五金机电产业联盟、安徽省社会组织总会支持,来自全国各地近200多名制造业企业代表参会!论坛活动现场此次论坛“数字赋能 智造美好”为主题,邀请到权威专家、优秀制造业企业等深入交流,共同探索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孙云飞出席并致辞,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国武出席并致辞,中国机电产品流通协会副会长、安徽省机电行业协会会长潘孝林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词。出席本次论坛的主要嘉宾还有: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浙江省原副省长、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毛光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夏志杰,中国机电一体化协会会长李亚平,智能制造百人会秘书长刘明雷等。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孙云飞致辞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国武致辞中国机电产品流通协会副会长、安徽省机电行业协会会长潘孝林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词会上,浙江省原副省长、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毛光烈发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路径》主旨演讲,主要分享了智能制造三个范式之间的内在逻辑、制造业整体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路径、工业细分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路径、制造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路径等方面的精彩内容。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夏志杰带来《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主旨演讲,重点分析了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技术、数据智能与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成熟度模型、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等方面内容。浙江省原副省长、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毛光烈发表主旨演讲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夏志杰发表主旨演讲会议期间,与会嘉宾紧紧围绕“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等行业热点问题进行深度交流,共同探讨机电行业发展新机遇。论坛活动现场

09/23
2023

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 | 机电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举办

来源: 中安在线

9月21日下午,作为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的专业论坛之一,机电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合肥举办。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孙云飞出席并致辞。来自国内机电行业的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近200人汇聚一堂,共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论坛上,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毛光烈,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夏志杰先后作主旨演讲,分别阐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路径及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等方面内容。毛光烈在演讲中表示,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必须从数字工厂抓起。若要一次基本建设工厂的数据体系,数字工厂的建设就要走换道超车之路,即采用工业数字工程总包与云服务总包相结合的商业模式,来一次联合完成工厂数据体系的建设任务。中小企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问题怎么解决?工业互联网平台如何成功赋能中小企业降本增效?如何通过从线上到线下的数字参展高效开发中东市场......与会嘉宾还围绕“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等行业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本次论坛由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指导,中国机电产品流通协会、安徽省机电行业协会主办,以“数字赋能 智造美好”为主题。据了解,机电行业是我国工业领域最大的行业,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今年以来,安徽机电产品不断刷新“扬帆出海”新纪录,前8个月,我省机电产品出口2331.9亿元,增长22.4%,占出口总值的67.6%。机电产品保持稳定增长,汽车等重要商品的出口额快速增加。

09/20
2023

共赴“创新之约”|崇川举办2023智汇创新创业峰会

来源:中国江苏网

9月19日,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知名企业、机构代表齐聚南通崇川,参加2023智汇崇川创新创业峰会,共赴“创新之约”。会上,崇川区产业人才培养联盟正式启动,南通市低碳环保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崇川区电子信息(集成电路)产业链发展促进会揭牌,崇川区人才政策3.0及人才公寓规划对外发布,并为江苏省双创人才、南通市江海英才、崇川区十佳创新型领军企业、崇川区十佳科技新锐企业、崇川区紫琅归国英才、第二届崇川杰出英才进行颁奖。“这里是主城区、幸福里,选择崇川就是拥抱美好生活。”崇川区委书记胡拥军表示,作为南通主城区,崇川锚定“提升首位度、全省争进位”的总体目标,奋力打造展示南通城市发展水平、功能品质的首位区。综合实力位列赛迪2023全国百强区榜单第37位、江苏第6位。城市吸引力日益增强,“咖啡指数”持续攀升,近两年新增咖啡店170余家、总量突破400家,常住人口较“七人普”净增4万余人、达到122.46万,成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省级试点。会上,崇川区委副书记、区长杨万平诚挚邀请广大企业家朋友选择崇川、融入江海,在这片沃土上共享发展机遇、共圆创新之梦。随后,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郭宇锋,盈峰投资总经理、合伙人张传之,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江苏省高档数控机床及成套装备创新中心主任夏志杰先后作主题演讲;举行南通大学与崇川区全面合作签约仪式,宝月湖科创母基金与全市首支QFLP基金落户崇川,签约“政校企”协同发展行动合作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紫琅英才”资助项目、基金投资项目、新招引科创项目、“海创杯”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共计40项。创新驱动发展。近年来,崇川区锚定省创新型示范区目标,全区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升,是南通人口最密集、人才最集聚、科技资金投入最多、创新应用场景最全面、创新示范引领作用最突出的区域。先后获评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等多项荣誉,推动“双创”发展、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等5项工作成效明显,获省政府督查激励。科技创新生态持续优化,科技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崇川制定出台“创新20条”“人才新政3.0”“科技金融20条”等扶持政策,深化CSO首席服务员制度,擦亮“万事好通濠满意”服务品牌,有力夯实区域科技创新基石。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1.5%,全市第一。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达902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440家。近年来,崇川区引进院士团队5个、省双创团队5个、省双创人才近百人,众多优秀人才在崇川创新创业取得了突出业绩,一批龙头企业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为提升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共3页/25条数据

工作经历

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  专家

工作业绩

他长期从事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装备智能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建立了工业互联网的框架体系,提出了非同位系统控制理论、复杂制造系统的数据融合理论、装备故障诊断与预测方法,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成果。夏志杰教授积极承担国家建设中的关键技术攻关,主持完成了多个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累计项目经费超过1.75亿。


科研项目

主持完成了多个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累计项目经费超过1.75亿

学术任职

东南大学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