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账号
密码
登录
登录
温馨提示
asdjnhadkbnasondoasnlksnm
确定

院士介绍

邓子新

邓子新(1957年-),男,俄罗斯工程院金质勋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现担任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工业微生物遗传学组织专家委员会(GIM-IC)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教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第四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审组成员,《Chemistry & Biology》,《BMC Microbiology》,《Process Biochemistry》等数十个国内外刊物编辑或编委。长期从事微生物代谢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主攻放线菌遗传学及抗生素生物合成的化学生物学,打开DNA硫化修饰新领域,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170余篇学术论文。先后共主持30余项国家级和国际合作项目,获得“瑞典国王Baudiouin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奖等。

  • 活动动态
  • 个人简介
  • 学术成果
01/16
2024

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五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来源:江南大学新闻网 生物工程学院

1月14日,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五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生物工程学院召开。开幕式由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东为富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郑裕国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黄和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立新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林影教授,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盛英教授,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孙际宾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戴俊彪研究员,荷兰瓦格宁根大学朱阳教授,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岩教授,江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堵国成教授,作为学委会成员参会。在开幕式上,堵国成代表江南大学致辞。他对专家们长期以来对江南大学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在学术委员会的指导和实验室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重点实验室在2021年再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评估的基础上,2022-2023年继续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发力,取得了突出成绩,希望各位委员不吝赐教,为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建言献策。随后,徐岩为到会的新一届学术委员会成员颁发聘书。学术委员会会议由学委会主任邓子新院士主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聂尧代表实验室作2022-2023年度工作报告,许菲教授、吴俊俊教授和杜海教授分别作了代表性研究进展报告。与会委员对重点实验室工作进展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充分肯定了重点实验室近两年的工作,认为重点实验室在工业生物技术领域拥有深厚的学术底蕴,积累了工业生物技术研发优势,在提升应用基础研究水平、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丰富国内外学术交流及营造创新学术氛围等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同时,建议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加强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和重大关键技术创新,重点面向国家需求和科技前沿组织力量,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进一步提升重点实验室在工业生物技术领域的引领作用和国际影响力。会议现场堵国成致辞聂尧汇报重点实验室年度工作合影来源:生物工程学院文:张玲图:韩俊审核:聂尧(编辑:韩俊)

01/16
2024

邓子新院士寄语青少年:只有重视自己的选择,你的付出才有价值

来源:上海科技报社

“做基础科研,你有100种理由可以放弃,但执著的坚持,把1%的希望努力变成100%的可能,才能跳出‘龙门’,收获人生的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在1月12日对上海市市西中学的青少年讲座中分享道,逆境催人奋进,执著精彩人生,激情成就梦想,人文陶冶青春的信念,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通过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成长和奋斗经历,不仅体现出了一个科学家的精神风范,更让青少年们感受到了创新性人才的人格品质,获得了热烈反响。本次活动是由上海市科协和上海市教委联合主办的“大师课堂”——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此次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邓子新作题为“逆境 执着 激情 人文”的科学报告。邓子新院士长期从事微生物代谢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主攻放线菌遗传学及抗生素生物合成的化学生物学,打开DNA硫修饰新领域。他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市和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领军人物,何梁何利奖等。逆境是破茧成蝶的磨刀石“我的故乡位于湖北邻近神农架的一个小地方,是一个曾经与现代科学隔绝的贫穷山村。”邓子新回忆道,小时候由于家境贫困,读书时很少能买到新的作业本,写字都是顶格写,不舍得留下一寸空白。同时还要上山砍柴,挑着百十斤的茅草走几十里山路来补贴家用。邓子新感慨道:“那时的我,深感自己的出生地和家庭状况并非我能选择的,但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始终怀抱着梦想,努力追求卓越,将每一件事都做得尽善尽美。”于是他开始学习写作,并将其作为一种爱好。通过观察农民的生活,将自己看到的许多酸甜苦辣和动人的故事用笔记录下来。在自己坚持投递了上百次之后,终于有一篇新闻故事被报纸刊登。“虽然刊登在报纸不起眼的版面位置,但这个小小的成功让我懂得了一种道理:播种之后必有收获,不努力就不会有机会成功。”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邓子新通过不懈的努力成功跳出了“龙门”,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大学生,并在本科期间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第二次转折,也是他步入现代生命科学领域的关键一步——出国留学。在国外交流期间的某一天,邓子新在自己的培养皿中发现了一个新的亮点,是教科书上没有记载过的。在导师的鼓励下,他坚持跟踪并研究,最终,他成功地解析了基石链霉菌基因的启动值,成为国际上首次做到这一点的人。“我相信每一次成功都是通过百分之一的希望争取到的百分之百的可能。”邓子新认为,逆境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磨砺意志的契机,是破茧成蝶的必经之路。他鼓励年轻一代在面对困境时,要学会捕捉生活中的星星点点,将希望催化为不可忽视的力量,从而在逆境中茁壮成长,成就卓越人生。激情是科研成就的底色“你很难想象没有激情能够做好科研,热爱是最好的老师。”邓子新分享道。邓子新在国外读书交流期间,以热爱为动力,发表了多篇国际有影响的论文。但在百废待兴的国家需要时,他毅然决定回国,怀揣着对祖国的责任和担当,将自己学到的知识用于国家的发展。他解释说:“对于我来说,回国工作所带来的成就不仅可以实现个人价值,还能实现个人与集体和国家的价值统一,这正是我一直在追求的。所以我当时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要回来干一番事业。”在创业初期,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邓子新与导师就运用影响力申请联合国的资助,并举办了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的国际培训班。这一举措不仅大大促进了中国相关领域的进步,还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国内的微生物学日渐“芝麻开花节节高”。他的团队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基因资源库和组合生物分子库,阐明了很多重要药物合成基因微生物的合成机理,推动了国家药物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在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上取得了原创性发现,开创了新的学科领域。最近几年,更是将基础研究成功转化为应用,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颠覆传统行业,取得了巨大成功。几十年的科研历程中,尽管国内科研条件艰苦,但邓子新充满激情。他一直立足国内,逐渐在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建立了优越的平台,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他在讲座中充满自豪地分享这些成就,激励着青少年们保持对科研的激情,相信激情是科研成就的底色,只有怀揣激情,不懈努力,才能在科研的征程中赢得更为辉煌的未来。“只有重视自己的选择,你的付出才有价值”邓子新坚信:“搞基础研究是一场持之以恒的结果,一个实验室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的沉淀是科研成就的关键。”尤其是对于年轻的研究生而言,实验室成为科研之路的延续。他感慨地说,“实验室是一个需要重视选择和付出的地方,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选择和付出才能得到真正的价值。”对于中学生,邓子新提出要修身养性、志存高远。他鼓励青少年要长知识、长智慧、长道义,将自己的学业融入国家的发展和命运之中。他深知时代背景不同,但他认为当今中学生应该具备长智慧和长道义的品质,以应对未来的挑战。邓子新认为人生的两大财富是才华和时间,而求学时期是掌控时间最多的时段。他希望学生通过刻苦学习,成为未来的主人翁,具备高智商、高情商、有潜力、有思想、有价值、有前途的品质。最后,邓博士寄语青少年要豁达乐观健康向上。他鼓励青少年要正确认识自我,勇敢面对逆境,热爱生命,感恩付出。他相信新一代的青少年将是青出于蓝胜于蓝,能够在人文的高度中塑造自己独特的风景。在这场富有人文关怀的讲座中,他为青少年描绘了一幅学术与人文相结合的美好未来。

05/27
2023

大会回顾 | 院士领衔·专家齐聚,2023生物科技产业大会成功举办

来源:世界生物科技产业大会

5月19日,以“链接产业 创新未来”为主题的2023生物科技产业大会在青岛海天金融中心酒店开幕,大会邀请400余位院士专家、教授学者以及生物领域的企业家莅临现场,交流分享生物科技产业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会展产业链链长陈金国,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郑树森参加开幕式并致辞。        在开幕式后的院士论坛环节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郑树森,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邓子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纳米酶工程实验室主任阎锡蕴,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郑裕国,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药理学会原理事长杜冠华亲临大会现场并作主旨演讲。大会还进行了生物科技产业项目签约仪式,完成了十多个生物技术项目配对,全面推动生物科技行业全方面合作。在下午的生物科技产业融合创新的主题论坛,大会邀请多位学术大咖到场,就生物科技在不同学科领域前沿应用方向做主题演讲。此外,在下午的生物科技企业合作交流会中,政府相关部门领导、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链主企业代表、院士专家及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对青岛产业环境发展规划与政策支持进行研讨与交流。大会举办了器官治疗成果转化前瞻论坛、合成生物学技术前沿进展与产业应用论坛、药物研发与产业论坛等平行论坛,专门探讨包括生命科技、海洋科技、生物医疗等在内的多项生物科技进展与科技成果产业转化分析。大会还专门举办了生物过程优化与控制研讨会,专门组织了学术交流专场与企业交流专场,就智能生物制造与产业链强化进行探讨,同时为专家学者、科技人才与各行各业的企业对接搭建桥梁。大会邀请与会人员参观考察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青岛创新研究院等产学研机构,展现青岛生物科技产业发展环境及成果。大会还开设了创新生物科技及产品展览会,赛默飞、梅特勒托利多、海尔生物医疗、佰傲谷等多家创新单位组织展出了最新科研成果及产业应用成果等。2023生物科技产业大会为人才、项目、科研机构、企业等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致力于为中国生物科技产业创新发展强势赋能。闭幕之际,大会诚挚邀请社会各界朋友关注并参与,共同打造黄海湾生物奥林匹克巅峰盛会,共同助力生物领域产业做大做强,推进生物科技产业跨越式发展,创新合作友谊,分享智慧成果,开创生物科技全盛时代!

工作经历

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  主任
中国微生物学会  理事长
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  副理事长
国际工业微生物遗传学组织专家委员会(GIM-IC)  主席
国家973项目  首席科学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第四届专家咨询委员会  委员和学科评审组成员
《Chemistry & Biology》,《BMC Microbiology》,《Process Biochemistry》等数十个国内外刊物  编辑或编委

工作业绩

长期从事微生物代谢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主攻放线菌遗传学及抗生素生物合成的化学生物学,打开DNA硫化修饰新领域,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170余篇学术论文。其研究领域涉及微生物农(医)药的高新技术研究, 链霉菌质粒和噬菌体的分子生物学,DNA复制调控、限制和修饰系统、微生物代谢途径、代谢工程及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化学、抗生素基因簇的克隆、定位, 基因的结构、功能、表达和调控,非天然性抗生素药物创新的基因工程等。先后共主持30余项国家级和国际合作项目, 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100余篇研究论文。 邓子新在链霉菌质粒和噬菌体的分子生物学,DNA复制调控、限制和修饰系统,微生物代谢途径、代谢工程及生物农(医)药的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系统的重要研究成果。特别是首次在众多细菌的DNA上发现了硫修饰,这是在DNA骨架上发现的第一种生理性修饰,打开了DNA硫修饰这个全新的科学领域。


科研项目

先后共主持30余项国家级和国际合作项目

学术任职

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 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武汉大学 教授

获奖信息

1991.01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
1992.01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基金会“青年教师奖”
1993.01   中国青年科学家提名奖
1994.01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计划
1996.01   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
1997.01   “瑞典国王Baudiouin奖”
2004.01   教育部“长江学者” 特聘教授、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5.01   “上海市十大科技创新英才”、上海市科技领军人物称号
2006.01   两度获得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2007.01   《环球科学》2007全球十大科学新闻、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
2008.01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0.01   全国先进工作者
2012.01   何梁何利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