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账号
密码
登录
登录
温馨提示
asdjnhadkbnasondoasnlksnm
确定

院士介绍

王凭慧

王凭慧,男,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南方科技大学航空航天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先进航空航天技术研究院院长,国家科技平台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卫星导航系统测试评估专家组副组长,粤港澳智能制造产业联盟理事长,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科技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执行主席。长期从事航空航天领域应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研制,曾担任多个项目的总工程师,主持完成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测试评估与全球连续监测、卫星遥感系统、无人机与机器人等多个国家项目的技术研发和工程研制任务,并在复杂系统设计仿真与试验验证及管理、科技创新成果的工业化与产业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著有《科技项目评价方法》等专著,取得20多项专利,获多项科技进步奖、中国航天创新奖和中国航天基金奖等奖励和荣誉。

  • 活动动态
  • 个人简介
  • 学术成果
04/18
2024

视野“侨”天下大讲堂第204期 | 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王凭慧教授作航天科普讲座

来源:海南华侨中学 公众号

2024年4月15日,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航空航天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王凭慧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海南招生组组长、国际合作部副部长龙静等团队教师一行莅临海南华侨中学交流指导,并开展了科普讲座。王凭慧院士以“航天科学技术and主要航天器简介”为题作科普讲座,分享了个人航天励志故事,激励青少年胸怀理想,敢于攀登,成为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青年一代。讲座中深入浅出地科普了很多航天概念与知识,不仅涵盖了火箭技术、卫星应用等基础知识,还深入探讨了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前沿领域。专家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比喻,让在场的观众感受到了航天的魅力与意义。在讲座中鼓励我们要保持对航天科技的热爱和追求,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讲座最后,王凭慧院士还对海南华侨中学培养的学子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表示南方科技大学学术团队对海南华侨中学的办学理念高度认同,希望双方单位在育人体系上搭建平台,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两校更大贡献。本次讲座交流,海南华侨中学校长张伟、副校长吴撼宇等校领导、中层干部和师生及家长代表共同参加。活动由教研室副主任林菁华主持。供稿 | 教研室编辑 | 王雅婷 林心依 张军审核 | 张军 方孟 王生巧

04/17
2024

2024年“罗湖科普行——院士大讲堂”第二讲:王凭慧院士点亮罗湖学子航天梦

来源: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4年4月12日下午,“罗湖科普行——院士大讲堂”科普系列活动第二期在深圳市翠北实验小学举行。活动由罗湖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区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罗湖区教育局、罗湖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市翠北教育集团等单位支持,专门邀请王凭慧院士作《航天科学技术与主要航天器简介》专题科普讲座。翠北教育集团的翠北实验小学、东昌小学等300多名学生齐聚一堂,全区师生在线收看,共享航天科技的知识盛宴。活动当天,深圳市翠北实验小学的报告厅内洋溢着浓郁的科学氛围,翠北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张文晋在致辞中表示,热烈欢迎王凭慧院士来到翠北实验小学进行航天科学技术科普,希望同学们能够努力钻研,学习科学和科学家精神,不断探索科学奥秘,增强创新意识,感受科学的魅力。王凭慧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现任南方科技大学航空航天技术创新中心主任、讲席教授。讲座现场,王院士从人类最喜欢的两件事“仰望星空”和“飞行”谈起,通过生动有趣的短视频让师生们体会到在不同的高度看到完全不一样的世界,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航天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及基本原理,详细介绍了航空、航天、航宇的区别与各类主要航天器,并专门科普了北斗卫星系统的发展历史、设计特点、功能应用及其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北斗卫星的定位和授时功能,意义重大,希望同学们从中认识到科技强国的深刻意义。王院士的讲座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通过问题形式启发同学们思考,回答正确的同学还获得院士亲笔签名的个人著作《问鼎苍穹》,这让原本高深复杂的航天科技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和接受,体现了王院士“快乐学习”的理念。同学们踊跃举手发言,热情高涨。交流环节,同学们思维活跃,奇思妙问不断,有没有更轻便的燃料作为航天器的动力?离心机需要解决哪些技术?航天器的太空防辐射材料有没有更加低价轻便的呢?王院士对同学们的问题一一耐心回答,并鼓励同学们要大胆想象、认真思考、细心求证,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对航天科技的兴趣,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探索精神,鼓励他们未来投身到航天事业发展。交流环节结束后,翠北实验小学学生代表向院士赠送科创作品,活动主办方向院士赠送活动纪念牌。此外,王院士还给同学们写下殷切寄语“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讲座结束后,同学们争先恐后与院士合影、签名留念,过了一把追逐科技“明星”瘾。“罗湖科普行——院士大讲堂”科普系列活动,为罗湖辖区师生提供一个零距离与院士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罗湖学子切身感受科学家的风采和个人魅力,学习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思维和方法,培养坚毅、奋进的科研精神,树立成长成才目标。在接下来的四场活动中,罗湖区科协将继续邀请不同领域的院士,为罗湖学子送上科技盛宴,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12/02
2023

中关村论坛系列技术交易活动走进雄安暨2023雄安中关村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来源:雄安发布

11月30日,中关村论坛系列技术交易活动走进雄安暨2023雄安中关村创新论坛在雄安新区成功举办。中关村论坛系列技术交易活动走进雄安暨2023雄安中关村创新论坛成功举办。大会组委会供图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科协副主席赵春江,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南省科学院院长徐红星(线上视频),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教授、航空航天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王凭慧,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生物医学工程教授李晨钟,河北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中国雄安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田金昌,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张志松,河北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丁晓龙,雄安集团党委常委、董事、副总经理翟伟,雄安集团城市发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刘振江,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雄安新区管委会,中关村发展集团,雄安集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中关村论坛系列技术交易活动走进雄安暨2023雄安中关村创新论坛成功举办。大会组委会供图张志松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活动是中关村论坛系列技术交易活动首次走进雄安,秉承着“技术交易进园区”的特点,聚焦雄安新区重点发展的空天信息、人工智能等产业,内容十分丰富,有助于推动中关村与雄安新区持续协同创新。中关村论坛系列技术交易活动走进雄安暨2023雄安中关村创新论坛成功举办。大会组委会供图丁晓龙表示,中关村论坛系列技术交易活动走进雄安对推动京翼两地协调创新有着重要意义。丁晓龙围绕“高”“快”“新”三个关键字对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三个月来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希望中关村与雄安新区持续深化合作,把更多的有中关村特色的产业活动带到雄安,引导更多科技创新企业关注雄安的创新发展。中关村论坛系列技术交易活动走进雄安暨2023雄安中关村创新论坛成功举办。郭东摄雄安新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从雄安概况、发展情况、机构设立、科技创新、人才政策、产业专项等方面,多角度详细介绍了雄安新区投资环境和政策体系。中关村论坛系列技术交易活动走进雄安暨2023雄安中关村创新论坛成功举办。郭东摄论坛上,北京中关村信息谷公司总经理扈德辉作《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运营报告》,围绕“播下种子”“厚植土壤”“构建生态”“落地开花”“开花结果”几个关键词,讲述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三个月的运营成效、举措及未来发展规划。三个月以来,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已引进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30家高科技企业,园区入驻率达80%,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已经在雄安新区找到应用场景。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等28家科技企业集中签署入驻协议。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中国电子商会数字城市专委会、中国节能协会城市节能集成服务专业委员会等10家服务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赵春江、李晨钟、王凭慧分别以《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应用》《智慧城市中的“包饺子”科技——智能生物芯片和传感器》《空天地通导遥一体化信息技术与应用体系》为题作主题分享。百度智能交通首席科学家聂小建,多弗控股集团副总裁、首席品牌官、新闻发言人吕海燕分别作《人工智能与智慧交通——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携手雄安,共创未来:多弗集团的创新实践与展望》主题报告。北京瑞莱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鲲振宇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11家公司在活动上发布新技术新产品及典型案例。活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河北省科学技术厅,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中关村发展集团,中国雄安集团主办;中关村政府采购促进中心,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改革发展局,雄安新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北京中关村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雄安集团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承办。主办:中共河北雄安新区工作委员会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运营: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报道|河北日报记者郭东]原标题:《中关村论坛系列技术交易活动走进雄安暨2023雄安中关村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11/29
2023

第五届“书香圳好”深圳行业百强发布暨颁奖典礼举行

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讯 记者谢湘南 11月25日下午,第五届“书香圳好”深圳行业领袖百强发布暨颁奖典礼在深圳福田举行。该活动连续五年由深圳市行业领袖企业发展促进会、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共同主办,是深圳企业界每年最盛大的读书分享活动。深圳读书月是深圳重要的文化名片,近年来,善于学习、乐于阅读的广大深圳企业家尤其是青年企业家正在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活动当天,200多位知名企业家共聚一堂,畅谈读书、创业与高质量发展,与企业界的朋友们分享创业、创新与发展经验。同时活动为2023年深圳行业领袖企业的两大奖项评选之获奖企业颁奖,包括“2023深圳行业领袖企业100强”与“深圳未来行业领袖企业50强”。当天的活动以五位名家的签名售书活动开场,他们是原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深圳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丁时照,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教授、航空航天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商学院与创新创业学院党委书记、深圳市先进航空航天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凭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阳如坤,深圳市政协文化文史委主任尹昌龙。在第五届“书香圳好” 深圳行业领袖百强发布暨颁奖典礼中,本次获奖的企业代表和青年企业家代表围绕如何以技术创新引领行业持续突围,共论高质量发展。对话由深圳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丁时照主持。深圳市镭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小波、盛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刚、深圳恒驱电机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张国华、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邹正平、联合飞机集团副总裁范欣林五位嘉宾开展对话。“2023深圳行业领袖企业100强”与“深圳未来行业领袖企业50强”当天颁奖,“大厂”与“小巨人”共赴产业科技创新。纵观两个榜单,90%的深圳行业领袖百强企业与100%的未来行业领袖50强企业都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或先进性特征,将助力深圳建设具有深圳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智能化是深圳企业显著的标签。本次的两个榜单中,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方向、符合智能化特征的企业共有102家,共有21家企业符合绿色化特征,其中20家属于新能源产业。经过本次评选发现,深圳已经涌现出一批行业龙头和细分领域小巨人,它们能创新、有担当、敢作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带动行业生态蓬勃发展。

09/29
2023

勠力同心,共促发展!第五届国际城市安全发展创新峰会完美落幕!

来源:消防界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地震、台风、暴雨、洪涝、泥石流等,各种极端自然灾害易发、频发,从郑州到河北,巨灾给我国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带来许多问题与挑战,当前“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的建设规划,为城市安全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为“大应急、大安全”“全灾种、全周期”城市应急管理提供基石,提升城市应急治理能力迫在眉睫。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科技创新与城市应急管理是关键点之一。2023年是全面贯彻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之年。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落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措施。为加快推动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提升城市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2023年9月26日,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应急产业博览会举办期间,“第五届国际城市安全发展创新峰会”在深圳举办。原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总工、中国矿业大学深圳研究院院长 袁狄平 发表致辞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张强本届峰会以“数字赋能应急产业,数智驱动安全发展”为主题,由中国(深圳)国际应急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办,邀请安全应急各领域的院士、专家,围绕应急管理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等热门话题,分享新思路、新做法、新模式、新技术,深度剖析我国当下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现状。与会专家和嘉宾就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大湾区自然灾害风险防控、最前沿的空天地智能一体化技术、应急救援无人机技术、综合防灾减灾科技保障能力建设等热点话题,为参会者提供了高价值启迪。现场嘉宾分享内容干货满满,大会现场气氛热烈。九位权威专家,九场重磅分享。第五届国际城市安全发展创新峰会,一场为城市应急管理部门定制的高质量峰会,集合各方的力量,破解城市治理难题。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的思考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原组长 闪淳昌教授在《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的思考》主题分享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平安中国建设正迈向更高水平,然而,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正面临重大风险挑战。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原组长 闪淳昌闪淳昌教授认为,我国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重大风险挑战在于以下七点:1.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和复杂性增加,极端性凸显;2.安全生产处在脆弱爬坡期过坎期,存量风险和增量风险交织叠加,形势依然复杂严峻;3.公共安全风险多样化复杂化,突发性更加明显;4.网络安全风险凸显化,放大性更加明显;5.高风险的城市和低设防的农村并存,城市脆弱性凸显;6.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7.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更加明显。中美博弈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战争风险现实存在。在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的思考中,闪淳昌教授指出,要坚持底线思维,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汛、救大灾,做好同时应对两个或两个以上重大突发事件的准备;提高防灾减灾救灾、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和支援打赢现代战争保障能力;要大力发展安全应急产业,要强化应急救援队伍战斗力建设,抓紧补短板、强弱项,提高各类灾害事故救援能力。大湾区自然灾害风险及其防控国家减灾委专家委主任、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史培军教授为大家带来《大湾区自然灾害风险及其防控》主题演讲。基于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数据,对大湾区自然灾害风险区域规律进行系统分析,史培军教授提出大湾区自然灾害风险综合防控对策。国家减灾委专家委主任、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史培军史培军教授指出,大湾区是多灾种的高风险区,大湾区气候与气象极端性在加剧,未来气候变暖持续,中国自然和社会面临暴露度增加、脆弱性增加的风险,在此背景下,我们应对重特大灾害,要汲取海河流域大水灾应对的经验和教训。史培军教授认为,造成本次海河全流域暴雨洪涝灾害有以下主要原因:1.降雨过程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覆盖范围广;2.持续高温导致副热带高压北移,有利于热带气旋及其携带的海洋水汽深入内陆,为本次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气;3.地形地貌因素、河网水系、土地利用也对本次暴雨洪涝起到加强作用;4.设防标准偏低;5.启用蓄滞洪区。史培军教授认为,应建立大湾区自然灾害系统风险评估预警系统、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数据共享系统、巨灾风险保险系统、重大自然灾害应急联动系统、国土空间规划自然灾害防控系统等。基于物理过程的震害预评估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系主任、讲席教授 陈晓非院士在《基于物理过程的震害预评估》主题分享中,介绍基于物理过程的情景地震模拟及其在地震危险性评估中的应用,为城市安全发展提供参考。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系主任、讲席教授 陈晓非陈晓非院士指出,我国是全球大陆地震最频繁、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占全球7%的国土上发生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地震本身一般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地震产生的地面强烈震动所造成的建筑物倒塌及次生灾害才是人员伤亡的直接因素。因此,准确地评估地震产生的强地面运动,是评估地震灾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的基础。陈晓非院士认为,基于物理原理,通过对地震物理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我们获得较为准确的强地面运动信息。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开展:大震后的震害损失快速评估,为政府开展救援工作提供科学支撑对一些地区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设定地震)所造成灾害开展与评估,为政府制定有针对性的防震减灾规划、应急预案等提供科学数据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选址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提供新的、更加精准的科学评估数据应急救援无人机新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航空航天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商学院与创新创业学院联合党委书记 王凭慧教授发表《应急救援无人机新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主题演讲。王凭慧教授认为,应急救援无人机新兴技术的研究方兴未艾、快速发展,未来的无人机救援技术将会有更加多样化、更好的灵活性和更多的应用场景,丰富多彩的无人机系统也将带来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救援体验。南方科技大学航空航天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教授 王凭慧王凭慧教授指出,应急救援无人机总体上有几项基本要求:生存能力强,能应对恶劣环境,体积尽量小,造假要低,使用要方便,续航时间长等。此外,无人机的集成度要高,能具备测距、测温、运输、多探测等功能。王凭慧教授认为,目前无人机的发展已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发展方向更多是跟其他新技术的结合,比如跟AI、5G、物联网,以及集群化的结合。以AI无人机为例,未来AI控制的无人机,在应急救援的特殊灾害环境下,将可以独立承担一些任务。城市灾害综合防灾减灾科技保障能力建设思考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工学博士,正高级工程师,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城市灾害研究中心负责人,自然资源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地震学会地震灾害链专委会委员 朱月琴主任发表题为《城市灾害综合防灾减灾科技保障能力建设思考》的主题分享,从城市灾害的概念、自然和社会属性出发,结合我国防灾减灾相关科技规划,分析了城市灾害综合防灾减灾的科技需求,从监测预警、风险识别和应急救援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城市灾害综合防灾减灾科技保障能力的建议和思考。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城市灾害研究中心负责人、正高级工程师 朱月琴朱月琴主任指出,随着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工业化速度加快,城市已变得愈加复杂和多样,也使得城市灾害日益复杂,因此提升城市灾害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有着迫切的政策和现实需求。科技一直是推进城市灾害防治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在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朱月琴主任指出,关于在智慧城市的基础上发展智慧应急,国内外均有相关案例,比如我国杭州、纽约曼城、底特律等城市。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防灾减灾的总体要求,依照检测预警的平台,达到能监测预警、快处置的智慧性功能要求。关于科技保障,朱月琴主任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一个是人民为上的城市安全发展理念,第二是一定要贯彻落实应急管理的科技创新规划,当中包括在城市的界面上突出科技项目的布局,如何加快科研人物的攻关,在地方和国家以及城市的层面上如何建强国家的创新平台,如何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同时强化科普宣传的能力。洪涝灾害的韧性应对南京大学城市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导 翟国方教授发表《洪涝灾害的韧性应对》主题演讲,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与方法,从安全发展和洪涝灾害韧性提升的视角,研判我国洪涝灾害风险演化趋势,系统分析洪涝灾害风险应对措施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基于灾害治理层级、治理要素、对象险种、治理过程以及治理主体的五维框架,提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危险已建区的工程性防护措施、旱灾防治策略以及体制机制等洪涝灾害韧性的综合性提升策略体系,为区域规划、综合防灾减灾战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南京大学城市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导 翟国方翟国方教授指出,从伤亡来说,地震是我国最大的灾害,但从经济损失来说,洪涝是占了最大的比重。翟教授认为,雨洪灾害风险的治理,需要通过区域和城市韧性的提升来实现,区域和城市韧性的提升,需要系统思维、底线思维,既要重视脆弱性、暴露度和防灾减灾救灾方面的工作,更要关注致灾因子危险性的减少,尤其是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可以通过NBS(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法)等来实现。数智赋能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基本概念及框架中南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安全理论创新与促进研究中心主任/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秉教授在《数智赋能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基本概念及框架》主题演讲中,提出数智赋能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这一研究问题,设计数智赋能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研究框架和思路。中南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教授 王秉王秉教授指出,在当今数智时代,数智资源、元素与技术已成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和驱动力。王秉教授介绍,该课题研究以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问题。总体问题是“如何建立适应数智时代背景和需要的现代化(主要包括智能化、精准化、动态化与协同化)的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王秉教授认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一项宏大且新的系统工程,内涵和外延非常丰富,未来可以持续做得更广更深;以大安全观和系统安全观为指导的普通安全学具有普适性,它可有效支撑各领域/主体的安全研究。城市大规模建筑群地震灾害风险智能感知系统研发与工程示范东莞理工学院发展规划部部长、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 郑愚院长发表《城市大规模建筑群地震灾害风险智能感知系统研发与工程示范》主题演讲。郑愚教授主要介绍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城市大规模建筑群地震灾害风险智能感知系统研发”。东莞理工学院发展规划部部长、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 郑愚郑愚教授指出,以城市群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的建设格局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主要路径和方向。为有效提高大规模建筑群地震灾害风险感知能力,实现对城市层面的灾情分布和建筑群损伤程度的快速准确评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城市大规模建筑群地震灾害风险智能感知系统研发”,建立了一套基于高集成度、高性价比传感器网络的城市建筑群地震灾害风险智能感知和快速评估系统,成果形成了一整套能够对城市大规模建筑群进行地震灾害风险智能感知和灾情快速评估的技术装备。郑愚教授认为,城市大规模建筑群进行地震灾害风险智能感知和灾情快速评估的相关技术,用于昆明、大理、西昌、康定、北京、天津、唐山、深圳、河源等9个城市的101栋代表性建筑,实现了城市大规模建筑群进行地震灾害风险智能感知和灾情快速评估,对提升我国城市建筑群抗震防灾技术水平和应急救援快速决策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空天地智能一体化智能技术驱动韧性城市治理现代化来自中国工程院陈湘生院士团队,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总信息师 胡明伟教授,为大家带来《空天地智能一体化智能技术驱动韧性城市治理现代化》主题演讲。胡明伟教授指出,目前城市已经具备初步的基本感知功能,例如温度传感、压力传感、燃气远程抄表等,但目前也面临一些问题,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数据感知方式单一,获取效率仍然偏低,以及时效性差等问题,将通过深度交叉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城市全域全要素全年透彻的感知,用大数据对各类感知数据和业务信息进行实时智能的分析。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总信息师 胡明伟教授关于如何实现城市治理模式的协同化,胡明伟教授指出,目前仍然存在着数据闸多元异构标准不一、共享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打破行业的壁垒,构建城市多元数据的互联互通,充分共享的新体系,才能够提升监管的力度,通过空天地海量数据的实时共享,融合互通的数据服务平台,建立统一标准、统一规范、高效互联、交互计算的城市运行状态的实时数据服务平台。胡明伟教授指出,以往城市的电力管线、通信管线等是单一开发,但现在引入综合管廊之后,可以把这些管线迁入到综合管廊,实现地上、地表、地下管网设施的统一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数据融合。不仅如此,还可以进一步将交通、环保、安防、城管等多个行业业务系统来进行协同的治理。胡明伟教授指出,为应对当下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我们在模式上需要做一些更新,从以往的快速响应到预防性转变,从被动的救灾减灾到主动的韧性提升风险治理,协同应对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勠力同心,共促安全发展在圆桌论道环节,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强作为主持人,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城市灾害研究中心负责人朱月琴、中国矿业大学深圳研究院院长袁狄平、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左红祥、海纳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架构师王玮共同参与。上述嘉宾分别就“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城市生命线与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的机遇与挑战”等系列话题进行探讨与展望,为全场观众带来丰富的干货分享。随着圆桌论坛结束,“第五届国际城市安全发展创新峰会”也圆满落下帷幕。应急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做好城市安全工作,是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具体体现。共叙友谊、共谋发展、共话未来,中国(深圳)国际应急产业博览会组委会将继续与行业携手同行,共同推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

08/20
2023

【学习交流】联手打造新型平台,“金博奖”助力千余家专精特新企业成长

来源:深圳市芯片科技促进会

2023年8月3日,博士科技联合深圳证券交易所共同举办的“走进深交所之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融资路演暨第二十届金博奖启动仪式”,深圳市芯片科技促进会作为协办方参加金博奖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仪式。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广东博士创新发展促进会会长、国际欧亚科学院全球博士创新共同体共同理事长李烈军在致辞中表示,大湾区人才济济,中小科创企业众多,金融业蓬勃发展,深交所与金博奖联手,为非上市的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将极大促进大湾区科创事业的发展。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商学院党委书记王凭慧在会上教授表示,大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的创新平台支持。只有大胆地创新才能激发风险投资人大胆地投资,才能够让更多科研成果快速转化。 “科技服务业已经由过去粗放式数量增长阶段,进入提质增量的发展阶段。而我国90%以上的企业对科技服务存在强烈需求,通过大数据改变整个科技服务业态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博士科技目前的科创海平台正在由试点实践转向全面推广。”博士科技副总裁李洁表示,博士科技是一家以产业生态运营商为定位的科技服务公司,经过20余年的发展,其平台上积累的产业数据已经达到20亿级,连续举办了12届金博奖,累计为4000多个博士成果项目提供服务,每年还会新增博士项目300-500个。博士科技市值孵化中心总裁肖明表示,“我们研发了一套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围绕研值、政值、产值、市值为企业制定了4类创新教育课程,提供5种企业增长方式、4种科创倍增路径,为每家企业链接50个优秀的同行者,100家资本机构。还可帮助企业疏通研发堵点,给研发人员提供了更大的创意空间,促进中小科创企业核心能力提升和业绩增长。近年来累计服务科技型企业20000多家,深度孵化陪跑500多家,促成技术交易合同额达800亿元,本次跟深交所联手推出科融通V-Next平台,将可惠及大湾区内更多不同成长阶段的科创企业。”   “金博奖”于2011年在广州创办,是面向以博士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的科技创新成果挖掘、展示、交流、孵化和转化的全球性赛事,至2022年底,已在国内外举办近百场区域赛及产业专项赛,为千余项目举行过投资路演,为300多项目提供了创业辅导和培育孵化。2023年大赛已于6月启动,将于12月结束。

08/08
2023

@中小科创企业 深交所推出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广州“金博奖”助力千余家专精特新企业成长!

来源:广州科技创新

8月3日,博士科技联合深圳证券交易所、广东博士创新发展促进会共同举办了“走进深交所之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融资路演暨第二十届金博奖启动仪式”。为帮助中小科创企业找到资金、人才与成果转化,深交所面向未上市企业联合推出了科融通V-Next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专门为科创企业与VC、PE机构及上市公司对接。目前已经有3000余家企业入驻该平台。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广东博士创新发展促进会会长、国际欧亚科学院全球博士创新共同体共同理事长李烈军在致辞中表示,大湾区人才济济,中小科创企业众多,金融业蓬勃发展,深交所与金博奖联手,为非上市的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将极大促进大湾区科创事业的发展。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商学院党委书记王凭慧在会上教授表示,大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的创新平台支持。只有大胆地创新才能激发风险投资人大胆地投资,才能够让更多科研成果快速转化。“科技服务业已经由过去粗放式数量增长阶段,进入提质增量的发展阶段。而我国90%以上的企业对科技服务存在强烈需求,通过大数据改变整个科技服务业态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博士科技目前的科创海平台正在由试点实践转向全面推广。”博士科技副总裁李洁表示,博士科技是一家以产业生态运营商为定位的科技服务公司,经过20余年的发展,其平台上积累的产业数据已经达到20亿级,连续举办了12届金博奖,累计为4000多个博士成果项目提供服务,每年还会新增博士项目300-500个。在广州市科学技术局2023年“一区一机构”支撑发展服务工作方案中,博士科技被评选为广州市黄埔区、番禺区服务机构,成为助力广州市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硬科技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高企”的梯次培育体系工作的专业机构之一。博士科技市值孵化中心总裁肖明表示,“我们研发了一套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围绕研值、政值、产值、市值为企业制定了4类创新教育课程,提供5种企业增长方式、4种科创倍增路径,为每家企业链接50个优秀的同行者,100家资本机构。还可帮助企业疏通研发堵点,给研发人员提供了更大的创意空间,促进中小科创企业核心能力提升和业绩增长。近年来累计服务科技型企业20000多家,深度孵化陪跑500多家,促成技术交易合同额达800亿元,本次跟深交所联手推出科融通V-Next平台,将可惠及大湾区内更多不同成长阶段的科创企业。”据悉,“金博奖”于2011年在广州创办,是面向以博士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的科技创新成果挖掘、展示、交流、孵化和转化的全球性赛事,至2022年底,已在国内外举办近百场区域赛及产业专项赛,为千余项目举行过投资路演,为300多项目提供了创业辅导和培育孵化。2023年大赛已于6月启动,将于12月结束。

1983年开始在北京航天系统工程研究所从事航空航天电子技术及系统的技术开发、工程研制和复杂技术系统的管理工作,历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2004年担任长征火箭公司总工程师、副总裁、高级副总裁;2009年担任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副院长;2017年加入南方科技大学,任航空航天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学术方向

导航卫星系统总体设计与仿真试验验证、全球连续监测评估; 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等无人系统总体与结构设计技术; 自主导航与智能控制技术、能感知与信息处理技术; 复杂系统设计仿真与试验验证及管理; 科技创新成果的工业化与产业化。

学术任职

深圳市先进航空航天技术研究院 院长
深圳市无人飞行器设计与导航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科技平台建设专家委员会 专家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测试评估专家组 副组长
粤港澳智能制造产业联盟 理事长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科技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 执行主席

获奖信息

中国航天创新奖
中国航天基金奖
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