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账号
密码
登录
登录
温馨提示
asdjnhadkbnasondoasnlksnm
确定

院士介绍

柳建新

柳建新(1962年5月-),男,湖南岳阳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现任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中南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带头人、中南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院长、“有色资源与地质灾害探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湖南省政协常委。长期从事矿产资源勘探、工程勘察领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60余篇(近6年来发表论文100余篇(SCI收录69篇),出版专著24本(含参编),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2项(其中2项国际PCT专利)。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二等奖5项。

  • 活动动态
  • 个人简介
  • 学术成果
03/30
2024

“讲述·中南故事”主题宣讲活动第四期顺利举办

来源:中南大学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2024年3月27日下午,“讲述·中南故事”主题宣讲活动第四期在中南大学毓秀楼411演播厅正式开讲,校党委副书记付刚华、党委宣传部和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有关领导出席本次活动,地信院1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党委副书记付刚华为本期“讲述·中南故事”宣讲团成员颁发聘书。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教授柳建新老师讲述了学院各学科筚路蓝缕、艰辛创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发展历程,展现了学院各学科始终以对接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为许多“国之重器”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故事。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团委书记刘琦从地学楼前的“大地之子”雕像引入,分享了地学泰斗陈国达院士踏遍青山、潜心问道,最终创立了“地洼学说”的故事。从“杨赤中滤波法”到“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再到“地球时空基准”基础科学中心建成,青年教师李沈鑫讲述了中南测绘人传承、开放、领跑的进取之姿。《继往开来,止于至善》舞台剧为大家展现了何继善院士孜孜以求、躬耕不辍的奋斗历程。学校郑夏日老师深情地讲述了校友蒋维英先生的故事,生动地体现出蒋维英先生爱国、爱党、爱人民的强烈情感,呼吁在场师生以老先生为榜样,担负起属于新一代中南人的使命担当。马克思主义学院“小马言马”青年宣讲团都晨茜和李美兰两位同学生动再现了肖劲光为求学五次典当金戒指,并带领海军发展壮大的励志故事,张玉达同学深情讲述了夏明翰“青春无悔为革命,丹心永照后来人”的壮烈故事。真实的故事和生动的讲述让现场师生深受触动,不仅加深了学校的认识,还真切感悟到了中南精神与中南文化,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据了解,“讲述·中南故事”主题宣讲活动,自2023年11月开展至今,已举办四期,陆续推出了《“有色金属”学科前世今生》《中南大学路科溯源》《陈新民院士的“七个一”》等22个精品故事,活动以小切口、大视野、多角度的方式,结合新时代、新语态,讲述中南师生校友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闪光故事,展现中南人实干的精神、报国的情怀、创新的气质和追求卓越的品格,激励在校师生更加珍惜当下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勤奋学习、刻苦奋斗,肩负起新时代应有的责任与担当。活动开展至今覆盖师生千余人次,深受赞誉。 (一审:田可  二审:刘琦  三审:刘浩)

03/19
2024

警惕城市「慢性病」:中南大学柳建新教授团队,用 AI 预测未来 40 年的地面沉降风险

来源: HyperAI超神经 公众号

作者:田小幺编辑:李宝珠,三羊中南大学柳建新教授团队,联合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广东省第四地质大队、科特迪瓦博瓦尼大学,使用极端梯度提升回归与长短期记忆网络,建立了地面沉降智能化预测模型。2023 年 5 月,天津市津南区八里台镇凤锦庭院的业主「胆战心惊」,从远处看,自己家 25 层高的楼房「好像歪了」。更让业主们恐慌的是,不仅楼房周边的草地、路面开始沉降开裂,甚至楼地基也出现了数十厘米的沉降和裂缝,部分地下停车场也出现了墙体裂痕和渗水情况,导致上千名业主无法归家。事实上,地面沉降 (LS) 现象已经屡见不鲜。早在 2012 年,由国土资源部、水利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十部委联合编制的中国首部《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1-2020 年)》就指出,目前全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 50 个,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 20 个省区市。除此之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面沉降工作组在 2021 年发表于 Science 上的研究也警示称,到 2040 年,地面沉降将威胁全球近 1/5 的人口。可见,如何实现地面沉降的快速监测和精确模拟已经成为目前城市发展的首要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来自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的柳建新教授团队,联合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广东省第四地质大队、科特迪瓦博瓦尼大学,在国际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学术期刊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上发表了城市地面沉降智能化预测的研究成果,率先使用极端梯度提升回归器 (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Regressor, XGBR) 和长短期记忆 (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 网络在城市地区进行地面沉降建模,不但解决了单模型框架在处理复杂场景时固有的局限性,并且通过数据驱动的策略为防灾减灾和土地利用策略提供了有效的预测手段。研究亮点* 通过使用 Taylor 图,证明了 XGBR 和 LSTM 模型与沉降数据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以及预测准确性* 利用 InSAR 、地质和钻孔数据估计地表活跃性的变化速度,从而揭示影响地表活跃性的关键变量* 通过数据驱动的策略促进主动的土地利用管理,为可持续城市发展和资源管理实践奠定基础论文地址:https://doi.org/10.1016/j.jenvman.2024.120078关注公众号,后台回复「地面沉降」获取完整 PDF研究范围:聚焦南沙区,探寻珠三角地区土地沉降风险珠三角地区的沉降面积达到 11,397 平方公里,沉降幅度普遍超过 500 毫米,最高可达 1,000 毫米以上。其中,南沙区位于广州市最南端,是西江、北江和东江的交汇点,总面积约 803 平方公里。从岩性来看,南沙区主要分布为棕红粘土、淡黄色砾石、中粗砂、斑状粘土、灰白色、棕红色砾石等软土沉积。从水文地质条件来看,南沙区地下水可分为无承压和承压两大含水层。随着珠三角地区的快速发展,南沙区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不仅限于地表发展,还加大了对地下水的采集,这种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同时,高层建筑和工业设施的增多,也进一步对地表增压,加剧了地面沉降的产生。通过对工程和水文地质钻探在内的岩土调查表明,南沙区地面沉降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起步阶段 (2015-2016 年,-125mm) 、发展阶段 (2016-2018 年,-170mm) 、扩张阶段 (2018-2020 年,-222mm) 、快速发展阶段 (2020-2022 年,-320mm),这些阶段与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一致。南沙区地理位置数据集:SAR 与地质数据并举,全方位还原当地地质信息该研究的 SA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合成孔径雷达) 图像数据采用的是欧洲航天局哥白尼计划 (GMES) 的哨兵 1 号卫星。这是一种有源微波遥感卫星,由 Sentinel-1A 和 Sentinel-1B 两颗卫星组成,两颗卫星携带的传感器可在昼夜及各种天气情况下提供连续图像。从 2015 年 6 月 15 日到 2022 年 12 月 23 日,Sentinel-1 携带了 c 波段合成孔径雷达,共拍摄了 213 个场景。研究人员将 SAR 数据与每年通过控制点收集的实际数据进行了交叉核对。南沙区 LS 情况统计为了更好了解南沙区的综合地质及钻井数据,该研究还对当地的土壤特性、地下水水位等进行了分析:* 地质资料:通过对广东省地质局的地质系统信息进行收集,南沙区可被分为第三纪、白垩纪、侏罗纪、三叠纪、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和志留纪 8 个地质时期。* 填土厚度 (FSt) 和砂层分布 (SLd):不同的土壤会导致不同的沉降,该研究通过从不同时期的工程钻井中精心收集填土厚度 (FSt) 和砂层分布 (SLd) 的数据,从而有效评估南沙区的地下地面条件。* 建筑密度 (BC):通过分析广东省地质局在 2015 年至 2022 年期间大型建筑,并基于建筑结构的综合土木工程数据得出南沙区的建筑密集度 (BC),从而深入探索这个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密度与地面沉降之间的关系。* 地下水位 (GWL):根据广东省所有钻探的综合结果绘制的地下水位图,该研究还通过水文地质钻探得到了南沙区有关地下水存在、深度、数量和质量的数据。南沙区地质特性数据研究方法:集成 InSAR 与机器学习,采用 Δr 策略拟合变量该研究被结构化为一个简短的 SAR 数据处理步骤概述和基于机器学习的集成技术。由于大气延迟、轨道残差和去相关噪声的影响,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 只能在两个成像周期内测量地表变形,无法测量随时间变化的变形。为了降低大气延迟的影响,目前主流的时间序列 InSAR 方法可分为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法 (PS-InSAR) 和小基线子集法 (SBAS-InSAR) 。 PS-InSAR 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去相干噪声等因素的影响。 SBAS-InSAR 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 SAR 数据进行高速精确的地表形变反演。该研究的机器学习模型由极端梯度提升回归 (XGBR) 和长短期记忆网络 (LSTM) 共同组成。其中,XGBR 是用于回归任务梯度增强算法的一种变体,能够通过随机抽样过程生成多样化的训练数据集;LSTM 架构旨在解决传统递归神经网络在捕获和学习长期关系方面的限制,能够在整个时间间隔内有效管理和保留信息。基于上述方法,该研究首先通过分析 SAR 影像来获取主要数据集。从 2015 年 6 月到 2022 年 12 月,哨兵 1 号卫星共收集到 225 个场景作为 SAR 图像。其次,研究人员用 PS-InSAR 技术处理了 2015 年 6 月至 2019 年 11 月期间获得的 144 幅图像,其中 2018 年 12 月拍摄的图像作为主图像;然后,研究人员用 SBAS-InSAR 技术处理了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捕获的 66 张图像。最后,利用 PS-InSAR 和 SBAS-InSAR 监测结果,以 2015 年 6 月- 2019 年 11 月的累计沉降数据作为变形序列基准,对 2015 年 6 月- 2022 年 12 月的累计变形变量进行时间序列融合。接下来,该研究专注于提取地下水位 (GWL) 数据,这是理解地下水动态对地表形态影响的关键步骤。该研究根据 2015 年 6 月至 2018 年 12 月整个广东省进行的水文地质钻探绘制了含水层地图。该地图是根据两个含水层的每个井眼收集的信息绘制的。然后,该研究利用 Golden Software Surfer 25.1 对水文地质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利用 ArcGIS Pro 1.2 进行栅格化处理。最后,该研究深入探讨了采用先进机器学习算法的 delta rate(Δr)策略,以解释和进一步分析数据。为了拟合同一时间尺度的所有变量,该研究使用 delta rate (Δr) 计算并将其应用于除了分类特征 Lith 之外的所有数据,将两种不同的技术应用于 LSTM 和 XGBR 来解决这些问题。在 LSTM 中,该研究直接在 LSTM 网络中实现 Lasso 回归 (L1 正则化),通过向损失函数 Las 中添加相当于系数绝对值大小的惩罚项,以减少特定特征的影响。在 XGBR 中,该研究可以通过控制树的深度来限制模型的复杂性,从而间接影响特征的重要性。研究结果:XGBR 相较 LSTM 模型更优通过分析南沙区 2015-2022 年的时空格局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该研究计算了南沙区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地面沉降或变形情况。* 2015 年 6 月—12 月:南沙区无变形信号,最大累计沉降为 -21 mm,土地和建筑都很稳定。 * 2015 年—2016 年:南沙区多处街道周边发生了较大变形,最大累计沉降量达 -64 mm 。* 2015 年—2017 年:南沙区东南侧的变形最为严重,最大累积沉降量为 -128 mm 。 * 2015 年—2018 年:南沙区的最大累积沉降量为 -176 mm 。* 2015 年—2019 年:南沙区的最大累积沉降量为 -225 mm 。 * 2015 年—2020 年:南沙区西侧变形明显,最大总沉降量为 -263 mm 。* 2015 年— 2021 年:许多社区都出现了大面积的变形信号,最高累积沉降量达到 -320 mm 。 * 2015 年— 2022 年:最大累积沉降量为 -364 mm 。南沙区 InSAR 地图该研究通过使用 XGBR 和随机森林 (RF) 评估不同特征的重要性。两个模型都表明,地下水位和建筑密度是对地面沉降影响最大的因素,其重要性累积在 51% 左右。紧接着,该研究利用平均 Δr 建立了地面沉降预测模型,通过将地下水位和建筑密度降低 80%,尝试解决下沉问题。结果表明,降低地下水位和建筑密度可以显著降低地面沉降率。此外,XGBR 和 LSTM 模型的预测结果可能存在细微差异。实际上,XGBR 可以更好地捕获突发变化,而 LSTM 可以更好地捕获长期依赖关系。LS 仿真过程中的特征贡献该研究进一步用 XGBR 和 LSTM 模拟预测截至 2060 年的沉降数据。结果表明:* 到 2024 年,XGBR 预测沉降量相对较小,大部分面积小于 -250 mm; * 到 2030 年,地面沉降累积更加明显,并在此后逐渐恶化;* 到 2060 年,部分地区的沉降数据将超过 -450mm 。整体而言,LSTM 的预测趋势与 XGBR 一致,但严重程度整体偏小。使用 Δr 进行2024 、 2030 、 2040 和 2060 年的 LS 模拟该研究在测试阶段,使用 RMSE 、 MAE 和 R² 来根据归一化地下水位评估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XGBR 的预测值与实际值非常接近,并且能够捕捉到更多可变性。此外,LSTM 的平均预测误差比 XGBR 更大,平均预测精度较低。同时,泰勒图 (Taylor diagram) 也表明,两种模型都与观测数据有很高的相关系数,但 XGBR 模型与地面沉降的相关性和标准差更接近于一致。此外,该研究还表明,随着地下水位和建筑密度所带来的地面沉降风险被有效降低,未来的地表下沉程度可被有效控制。如不采取任何措施,到 2040 年,地面沉降风险将可能比研究预测的更为严重。地面沉降:一种遍布全国的地质灾害现象尽管地面沉降已经得到包括柳建新教授在内的科研人员高度重视,但人工智能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仍然处于早期阶段,亟需注入更多力量。中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华北平原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综合研究》及《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显示,华北平原不同区域的沉降中心有连成一片的趋势;长江区最近 30 余年累计沉降超过 200 毫米的面积近 1 万平方公里,占区域总面积的 1/3 。其中,上海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开始出现地裂缝等地质灾害。不仅如此,包括西北、华南等更多地方正处于缓慢地陷的长期困扰之中。地下水透支会产生多种不利影响,包括地面沉降和永久性地下水储存损失。 2023 年 10 月,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上发表的最新研究表明,全球每年约有 17 立方公里的地下水储存能力消失,这导致地面下沉和地下水储量永久性减少。研究人员预测,美国、中国和伊朗是地下水储量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也将是未来地面沉降的「重灾区」。如今,通过利用机器学习和综合数据集,以及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机器学习方法,研究人员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过度抽取地下水带来的环境挑战,并强调需要采取积极措施保护水资源和减轻地面沉降影响。然而,正如本文的研究一样,人工智能预测只是带来一种指导方向,能否真正缓解该区域内的地下水危机与地面建筑密度才是治本之策。

02/02
2024

中南大学柳建新教授发表城市地面沉降智能化预测研究成果

来源: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本网讯 近日,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柳建新教授团队在国际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顶尖学术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环境管理杂志》)发表了城市地面沉降智能化预测的研究成果“Machine learning-based techniques for land subsidence simulation in an urban area(基于机器学习的城市地面沉降智能化预测研究)”。图片说明:(上)论文在线信息;(下)不同时间段累计沉降量预测结果珠三角地区的沉降面积达到11397平方公里,沉降幅度普遍超过500毫米,最高可达1000毫米以上。由于土地沉降导致周边建筑物的开裂或坍塌、道路裂缝、地面倾斜等问题,土地沉降已经成为影响珠三角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风险之一。团队联合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广东省第四地质大队、科特迪瓦博瓦尼大学,基于广州南沙区Sentinel-1卫星影像、地质结构、工程水文地质钻孔等资料,提取了该地区2015~2022年逐年沉降量、地层岩性、回填土厚度与砂层分布、建筑物密度、地下水位信息,使用极端梯度提升回归器与长短期记忆网络建立了地面沉降智能化预测模型,研究了多种因素对该地区未来地面沉降速率的影响,为地面沉降监测预警与城市发展规划提供了技术支撑。据悉,本研究通讯作者Kouadio是柳建新教授团队博士后,2022年开始与刘嵘副教授合作开展电磁法数据处理、地下水智能预测与解释研究。Kouadio博士负责开发的水文地球物理智能化软件“WATEX”在科特迪瓦干旱地区、宁夏红柳煤田、湖南花垣矿山等大量找水项目中得到逐步完善。(一审:戴寓欧 二审:邓皓迪 三审:李殷)作者:刘嵘

09/27
2023

第十八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终评结果出炉!获奖候选人都是谁?

来源:矿业界

近日,经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终审,评选出第十八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奖者候选人15名,其中野外奖8名、科研奖5名、教师奖2名。本届终评结果名单将公示至2023年10月11日。具体名单如下: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野外奖(8 名)  宋明水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 正高级工程师  周明岭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王秉璋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正高级工程师  周心怀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朱锦旗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研究员  李光明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研究员  张世殊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正高级工程师  支东明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科研奖(5 名)  操应长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教授  何宏平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  吕庆田 中国地质科学院 研究员  朱弟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教授  肖克炎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研究员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教师奖(2 名)  谢玉玲 北京科技大学 教授  柳建新 中南大学 教授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是面向全国地质科技工作者的、最高层次的地质科学奖,一人只能获得一次,并作为终身荣誉。该奖旨在纪念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卓越的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地球科学的开拓者、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奠基人李四光,继承发扬他“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积极从事野外、科研和教育实践,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激励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技进步多做贡献。李四光地质科学奖下设“地质科学荣誉奖”、“野外地质工作者奖”、“地质科技研究者奖”和“地质教师奖”。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除荣誉奖外,获奖者不得多于15人,荣誉奖授予两院院士。以下为获奖者候选人简介: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野外奖(8 名)01宋明水,现任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2021年11月,宋明水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02周明岭,男,汉族,1968年7月生,山东莱西市人,1991年7月参加工作,200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学士学位,地质矿产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山东省优秀专家。现任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副院长。03王秉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副局长(试用期一年)。王秉璋副局长2023年9月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04周心怀,1970年12月生,获江汉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学士学位,成都理工大学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专业硕士学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地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22年3月,任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05 朱锦旗,男,汉族,1965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2021年4月,被授予江苏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06李光明,男,1965年5月生,重庆市开州区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二级研究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国地质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青藏高原冈底斯、喜马拉雅等重点成矿带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等方面的研究。07张世殊,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被评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08 支东明,男,汉族,上海市人,1971年1月生,1995年7月参加工作,2001年2月入党,大学学历(1995年7月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地质勘查专业毕业),在职工程硕士学位(2009年6月西南石油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毕业),高级工程师。 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副总经理、总地质师、安全总监。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科研奖(5 名)01操应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并获得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第十九届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第八届山东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油气地质与勘探”山东省首批优秀创新团队和“地质学专业核心课程”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长期从事含油气盆地层序地层学、砂体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等教学和科研工作。02何宏平,1967年10月生,浙江东阳人,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91年和1999年分别在中科院地球化学所和中科院地质所获矿物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3-2004年在法国国家应用科学学院(INSA-Lyon)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黏土矿物学、矿物晶体化学、矿物表面物理化学、表生成矿、早期地球演化。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863项目等20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通过学科交叉和技术创新,在矿物基础理论与矿物资源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03 吕庆田,男,1964年3月生,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江西省“赣鄱英才”555高端人才。现任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土资源部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科学技术委员会成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会员。曾任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专家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5、1988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97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学位。04 朱弟成,男,1972年7月生,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负责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05肖克炎,1963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矿产资源定量预测及勘查评价研究,曾主持和参加包括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973课题、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地质调查等国家项目40余项。授权十余项国家发明专利,获自然资源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工程科技领军人才、国土资源部百名跨世纪科技人才及新世纪千百万人才工程、国家科学技术政府特殊津贴、楚天学者等荣誉,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奖4项等奖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5部。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教师奖(2 名)01 谢玉玲,女,博士学历,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科技大学土资学院实验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从事矿物学、矿床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兼任经济地质学家学会会员、美国地质学会会员、国际应用矿床地质协会会员、中国地质教学协会理事、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一级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包裹体专业委员会委员。02柳建新,男,汉族,1962年5月出生于湖南岳阳,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南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院长、有色资源与地质灾害探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08/24
2023

中南大学柳建新教授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来源:中南大学

日前,经俄罗斯工程院院士推荐,通过形式审查、材料审核、会议评审、全体院士大会投票等流程,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柳建新教授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7月12日,俄罗斯工程院(Russian Academy of Engineering,RAE)B.V.Gusev院长向柳建新教授发来贺信,祝贺他当选成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希望他未来在推动中俄两国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更多创新和科技合作的成果。柳建新教授受邀出席8月21日在深圳举行的中俄工程创新合作院士交流会,在会上介绍了自己的科研创新成果。交流会后,俄罗斯工程院第一副院长瓦列里·姜院士为柳建新颁发了俄罗斯工程院院士证书,并赠送俄罗斯工程院金色徽章。柳建新,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现任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有色资源与地质灾害探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资源与灾害探查”湖南省高校创新团队带头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南大学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长。柳建新长期从事矿产资源勘探、工程勘察领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其研究成果在100多个矿山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在广西泗顶铅锌矿外围、湖南江永铅锌银矿外围、云南保山立扒郎、内蒙额尔古纳东郡等多个矿山或成矿区带的深部隐伏矿勘探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找到了大量的矿产资源,缓解了矿山和委托单位的接替资源危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二等奖5项,湖南省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湖南省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第六届全国青年地质科技奖、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首届最美科技工作者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荣誉。俄罗斯工程院前身为苏联工程院,于1990年5月13日正式成立,是具有重要国际学术影响力的科学机构和全俄公共组织,1993年获得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咨商地位,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中欧和东欧新技术专家组织之一。现有院士1500余位,其中外籍院士100余位。

学习经历

中南矿冶学院  学士
中南大学  硕士
中南大学  博士

工作经历

曾任  中南大学信息物理学院院长,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副院长  
现任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中南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院长、“有色资源与地质灾害探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工作业绩

针对生产矿山深部资源勘探面临的强干扰问题,创立了基于“双频激电法+伪随机电磁法(DFIP+PREM)的多尺度电磁法立体勘探定位”技术体系,并在100多个矿山得到应用,在广西泗顶铅锌矿外围、湖南江永铅锌银矿外围、云南保山立扒郎、内蒙额尔古纳东郡等多个矿山的深部隐伏矿勘探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找到了大量的矿产资源,缓解了矿山和委托单位的接替资源危机,为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科研项目

均匀广谱伪随机电磁法理论及应用
我国双频激电研究及应用
生产矿山地质地球物理研究
深部有色金属矿定位预测关键技术与应用
西部特殊地貌景观区激电法方法技术与示范研究
均匀广谱伪随机电磁法理论及应用研究
湖南省极端气象灾害预警评估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应用
生产矿山地质地球物理研究
井下超前150米地质构造探测技术装备及其应用
深埋隧道勘查技术研究
东珺铅锌银矿及外围地球物理勘探
大型铜矿山接替资源探查技术与示范
海底大地电磁探测技术
电法新仪器技术开发资料处理解释研究
伪随机电磁法及其多功能仪器研究

学术任职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常务理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评审组成员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 委员
“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专家技术指导组 专家
湖南省知识分子联谊会 副理事长
中南大学知识分子联谊会 理事长

获奖信息

1995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7年   中国有色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9年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2年   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2年   中国有色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4年   中国有色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   中国有色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   国家发明二等奖
2006年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07年   中国有色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9年   中国公路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0年   中国煤炭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2年   湖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9年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物理工程奖银奖
2020年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