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访谈

全国人大代表樊会涛:

发展低空经济 为新质生产力加码赋能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

“这些消息振奋人心,我们对中国低空经济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会涛说,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向大会提交了“建设中国大众低空天路网”和“加强示范应用,推动绿色低碳航空产业创新发展”等建议。

建设中国大众低空天路网

随着国家的重视和政策的持续支持,低空经济有望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山地占2/3以上。樊会涛认为,大众低空天路网作为低空经济产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地形地貌影响较少,在交通运输体系不发达的地区特别是山区、海岸线、岛屿优势突出,在相对发达的地区可进一步实现空地相连、空水相连。因此,大众低空天路网在覆盖性、可达性、经济性、快捷性、机动性、方便性等层面上与现有其他支柱基础交通运输体系相辅相成,可作为现有交通运输体系的有机补充。

樊会涛说:“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培育低空经济,着力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加码赋能。”他建议,加强政策法规支撑方面,将大众低空天路交通运输体系纳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在“十五五”期间重点建设;制定“十五五”低空天路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路线图。探索建立支持交通运输体系的政策体系,对特殊区域和特定事项实施必要的财政、金融、土地、准入等政策优惠,同时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等途径支持大众低空天路网建设。

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方面,增加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的通用机场数量,重点建设小微通航机场,打造一批综合性、智能化、集成型的起降场所和服务基地,形成由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联合开发机制,实现通用机场全国网络化布局。

建设低空空域交通管理体系方面,成立国家低空经济产业领导小组,把握发展方向,统筹相关产业、产业链综合高效有序发展。同时在国家空管委下成立低空空域管理局,负责全国低空空域“三个划分”的规划、设计和日常管理;在交通运输部下成立民航低空管理局,负责管理监督目视飞行航图和目视飞行规则的绘制与目视飞行规则制定;在各省成立低空通航监管局,为通航发展及运营日常工作具体管理部门。

推动绿色低碳航空产业创新发展

绿色低碳是民用航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樊会涛认为,相比国外先进水平,当前,我国绿色低碳航空产业在技术、产品、运营体系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和短板,亟须国家引导协调,推动绿色低碳航空领域科技创新、产品研制和示范应用,牵引自主绿色低碳航空产业链和供应链发展,形成“共建共享共赢”的绿色低碳航空生态。

樊会涛建议,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加强科技创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企业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构建技术—产品—市场快速迭代、高效互动的研发模式,发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低碳航空器。

要面向典型应用场景,开展新一代绿色化、无人化、智能化关键技术和先进产品的演示验证,探索构建以绿色、智慧为典型特征的未来民用航空交通体系框架,进行未来城市空运管理体系、基础配套体系、运营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推动绿色航空器使用场景拓展和示范应用,持续培育绿色航空产业生态。

同时,打造绿色低碳航空发展生态圈,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固链、强链”,抢占绿色低碳航空发展制高点。充分发掘大数据、5G通信、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对产品全寿命周期的绿色低碳升级,推动数字化、智能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

记者 董艳竹